为了长高几公分,这些男人打断了自己的腿

身高,男人心中永远的结。在平均身高普遍低于欧美的东亚社会,身高一度成为很多男人放不下的执念。“找对象只要180+的”、“没有170?还算男人吗?”诸如此类的观念让一些先天“未达标”的男性求助于外力,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下狠手“打断自己的双腿”。

Text, Font,
ELLEMEN

无论是在被誉为“直男论坛”的虎扑,还是覆盖了各类“知识精英“的知乎,“断骨增高”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掀起一阵热议,我们采访到三位做过这一手术的男性,跟他们聊了聊其间的心路历程:

Text, Font,
ELLEMEN

做断骨增高手术是十几年前的事情,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我原本身高164cm,放在男生里算是“二等残废”了,那时候读高中,别说班里的男生了,有些女生个子都跟我差不多了。

除了我本人,家里人也挺着急的,本来就是北方人,爸妈身高也不矮,家族里的亲戚也没什么矮个基因,我中学时候营养也挺好的,以前还打打篮球什么的,不知道怎么到我这里突然就不长了,高中三年我统共才长了3厘米。我记得很清楚,中考那年体检我是161cm,帮我量身高的医生还安慰我说:“没关系,男生长个迟,不用太着急,你多运动运动,过一两年一下子就窜上去了。”

结果并没有如他预测得那样,整个高中,对我来说就像地狱一样,不是学习辛苦,而是身高带来的自卑深深困扰着我。刚进高中的时候,我的成绩是年级前50,顺理成章地被分进最好的班级,高三那年,我已经掉到了200名开外,患有轻度的抑郁症。班主任拿我没办法,又不敢直接批评我,只好找我父母来聊,我妈那时候都背着我偷偷去学校,怕被我知道又刺激到我。

第一年高考算是废了,那年的分数只能上刚刚过线的二本,这让从小就是好学生的我接受无能,我学习能力不比别人差,就因为心理状态选择一种屈就的人生我实在不甘心。

我尝试过吃药、戴增高护膝等比较温和的办法,但都不怎么见效,爸妈那时候托人找关系了解到有断骨延长的手术,因为光名字听起来就挺“残忍”的,他们也是做了很多功课研究手术的风险、并发症和术后的康复情况。

但对那个时期的我来说,我其实不是很关心那些原理性的东西,只觉得是根“救命稻草”,我只要抓住就好了,因为比起手术本身的疼痛和煎熬,那几年瘀积在我心理上的创伤更加无法排解,我太需要一个“出口”了。

从接受手术到拆架前前后后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延长7厘米在当时来说算挺多的了,我没有很大的“野心”,成为高富帅是不可能的了,只想有个正常男生的身高,在未来的人生里免于被歧视的命运。

手术总的来说是成功的,副作用的话一个是疤痕,另一个是轻微的足下垂,剧烈运动是不可能的,不过我本来也不是特别爱运动的类型,这个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估。

高中之后认识的人,我全部隐瞒了自己这段经历,第一年高考后,我也从中学同学的圈子里“淡出”了,不想成为别人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吧,因为这种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一次的话,很难感同身受,我也不想成为什么“矮子逆袭”的范本,给到他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长高”后的这些年,我一直在私下里默默关注着这个手术相关的新闻,看到过一些落下终身残疾的例子(大多是不自量力延长了10厘米以上的),有一丝后怕,也有一点庆幸,知足在大部分时候都是个宝贵的品质,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是我人生的信条。

也看到过很多对“谎报身高”的调侃,178的人给自己加2厘米变成180,这种停留在口头的yy大家就不要过分苛责了,很多时候,正是来自他者的眼光,导致一些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Face, Eyewear, Forehead, Head, Nose, Cartoon, Text, Cool, Chin, Illustration,
ELLEMEN

2014年9月24日-2015年9月24日,20岁的我终于放下了自己的一块心病,花了14.5万,“长高”了7.2厘米。

跟很多人一样,我对自己原先167的身高很不满意,那个时候骨骺线已经闭合了,长不了个了,想要改变现状只能借助外力。

跟大家想的不一样,断骨延长术最开始并不是为有身高焦虑的人设计的。二战期间,前苏联的很多士兵在战场上负了伤,需要处理残肢,医生们迫于这种需要才开始进行这一手术。战争结束后,这项手术被拓展到治疗小儿麻痹症、骨骼畸形、长短腿等问题,后来才逐渐被应用于骨科增高。

国内的三甲医院是明令禁止这类手术的,但如果真的想做,托关系走后门总还是有办法的,这就造成了某些医生唯利是图,收了钱给正常人做手术,但对术后康复知之甚少,很多都要靠患者自己去摸索。

举我本人的例子,我其实错过了术后康复的最佳时期,如果在“延长”期间就带着进行康复训练,会事半功倍,从最后一次拆架子到现在已经五年了,我一直在找方法做康复。

在运动方面,我的下肢确实不如以前灵活了,虽然我属于手术成功的案例,但想要恢复到手术前的运动状态是很难的,目前学术界都没有研究能够证明这一点。至于骨不连、脊髓炎、伤及神经的情况,从概率的角度来说不高,但要是摊到某个人头上,就是100%。

骨盆不稳、臀腿大肌群失去控制作用、X型腿、骨外翻、足弓塌陷……这些都是我前前后后碰到过的问题,幸运的是,在后期的康复训练中,被我逐一解决了。新生骨的发育状况需要随时留意,有时候走起路来没什么问题,小跑两步就疼了,但这些都只能自己慢慢研究。

今年开始,我在工作之余也开展了一项副业,建了一个名叫“O型腿X型腿矫正中心”的QQ群,向因为断骨增高造成的X型腿以及天生的O型腿X型腿朋友提供矫正服务。

回顾六年前的那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如果不做我还是会放不下身高,但我从不建议他人去做这个手术,花费、时间、疼痛……一切都太煎熬了,很多人对这个手术的理解也过于肤浅,但不管怎么说,手术之后,我对身高的焦虑基本好了。

Font, Text, Illustration, Art,
ELLEMEN

因为右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我从5岁开始就在接受大大小小的手术,其中断骨延长手术做了三次,都是只做单腿的,5岁延长了3厘米,17岁延长了5.5厘米,拉回来0.5厘米,30岁那年又延了3厘米,两条腿终于差不多等长了。

我的腿上都是手术留下的疤痕和针孔,肌肉也萎缩得厉害,拉得很紧,曾经因为手术并发症进过两次医院,五年前的那次手术,大概因为年纪大了,恢复能力大不如前,在后来的挺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得随身携带酒精,随时消毒,最麻烦的是去出差,酒精总是在机场被没收,到了地方又得重新买。

最折磨人的是手术后的神经痛,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只有把腿跷起来才能缓解一点,恢复期我的生物钟一度非常紊乱,每天熬到凌晨四五点才能勉强入睡,那种感受凡是经历过的人都不想体验第二次,何况我这还只是一条腿。

断骨延长手术的原理并不复杂,通俗来讲就是在小腿胫骨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钻头打孔,再用锤子把骨头敲断,然后将一套牵引器材套在腿上,为腿部构建一个“稳固的牢笼”,为了保持骨头稳定,医生还会把一些钢针钉在骨头上,之后的几个月,通过调整、牵拉,将断骨的距离每天拉开0.5-1mm,这个速度是由自己控制的,一般负责的医生都会告诉你每天“延长”的长度不能超过1mm,速度太快骨膜会裂掉。

Drum, Musical instrument, Repinique, Snare drum, Drums, Glass, Display case, Membranophone, Electronic instrument, Metal,
网络

小凡本人的骨片,受访者供图

话是这么说,总还是有人心存侥幸、急功近利,想要长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也有一些人刚开始老实,后来发现没什么事就将医生的话抛之脑后了,这种人后来片子拍出来会有10cm左右空在那里,这基本就是终身残疾了,有些人气不过会去找媒体曝光无良医生,殊不知有些恶果其实自己也有责任。

我本人身高176,如果不是因为疾病,我完全没必要受这些罪,这个手术也不是为正常人准备的,我有个说起来有点偏激的观点,正常人去做断骨延长术的,不是自卑的屌丝就是直播的小妹。2015年术后恢复期间,因为在知乎上回答过相关问题,一时间引来很多人找我咨询,对于有先天性疾病或是因为车祸等外在原因导致的两腿不等长,我一般都会建议矫形。

但更多人都是因为身高困扰来问我的,我当时给他们拉了一个群,有些话也说得很直白,对自卑的屌丝而言,身高弥补不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也有一些女生来问我,多半是做直播的网红或是流连夜店的“公主”,这些人往往连断骨延长的原理都没搞明白就背着家里人筹钱了。

我下场劝退过几个人,也有不听劝、执意要做最后只能轮椅上度日的例子,那是一个我的同乡女孩,靠直播打赏和东拼西凑攒够了手术费,她特意跑去了外地做的手术,大概是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吧,第一次手术之后对方把拍的片子发给我看,我当时发现骨头之间有个碎片,就善意提醒她注意一下,结果对方非但不听劝还在微信上怼了我,我一气之下把她删了,再次听到关于她的消息就是那个“碎片”引发的后遗症。

坦白说,这个手术的成本并不高,但收费却不低,这就造成了“野鸡医院”(多是莆田系医院)很乐于“开展”这项业务,原本成本三位数的一个架子,用在你身上就是4万,这之中的水份可想而知,公立医院给有先天缺陷的人做同样的手术,单腿收费5万不到,放在“野鸡医院”费用直接30万起步,但还是有人排着队去咨询。

如今,因为右腿的疾病和总共延长12厘米导致的诸多并发症,早晨的时候我的小腿还是会隐隐作痛,我坐立的时间也不能太久,隔几个小时就要起来热身一下。一个双腿没有问题的正常人,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手术遭罪呢?

采访、撰文:Holly/设计:?/封面设计:湾湾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