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旅行“博主”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以《游天台山日记》作为开篇,往后更是三上天台、六观石梁,便可知台州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若钟情于探寻古刹秘境,前人的文墨书法往往能提供更为真挚的线索,其中关于台州的文学记载,更是细数了这座城市的清奇与深幽,但文字终究是黑白的,亲历过后才知其中的“和合”与“融汇”才是精髓。
在台州的第一课往往是读音教学,晓得“台”字有别于“亭台楼阁”而取音“胎”,才算得上入门了这座城市。过了这一关,台州便是所有人的:恋食者,可以在这里寻得“一湾海产鲜千年”的味蕾惊奇, 一饼一羹都可道出个典故来;求“闲适”若渴,则只需取天台美景一隅便可疗愈,如有意深查肉与灵的感化,遍地开花的道观庙宇,则皆可成缘,为你提供指引……来往游人,总爱用“仙”来总结一路的感与悟,既可谐音代指“鲜”的极致畅快,也能将这用山海险峻、青雾缭绕、绿意葱茏装点而成的城市肌理精准地一以概之。
有人在台州重拾烟火,也有人借此脱开尘世,无论你以何种目的启程,这里总有答案。
从台州的自然地貌、精神信仰到人文食宿推荐,DECO带你开启这趟养心养胃的“修仙”之旅。
°1
在中原大地上逐迹寻源,人们习惯于分享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这几条最为著名的历史遗存线路,并乐此不疲地将其纳入自己的行走清单,用脚步丈量个中传奇。但在他们之外,还有一条被载入中国文学史的古道同样值得反复亲历朝圣——浙东唐诗之路。
这条由唐代诗人繁复往来并遗留下数量庞大的文学而得名的文学之路,始于钱塘江西兴渡口,终于天台石梁飞瀑,途经的台州天台、仙居、临海,因其瑰丽的山水成了400多位文人骚客笔下抒情达意的主角。
从唐代诗人李白借诗“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咏叹理想栖居地的天台山,到至此募兵的文天祥“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里描绘的仙岩洞……台州正是因这奇山异景所围合而出的深幽幻境吸引了无数智士、哲人来此寻道、建道,并对后世影响悠远。
天台山大瀑布
紧邻琼台仙谷,天台山大瀑布拥有高达325米的流水落差,远观只见水流直挂,气势磅礴,近看才觉其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阶梯瀑布群,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瀑布群”之一。
游人可登高远眺瀑布全景,也可临近自在穿梭其间,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仙雾升腾,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就此铺开。
琼台仙谷
琼台仙谷有“小黄山”之称,是天台山内的百景之首,由峰、岩、潭、瀑多重自然景观构成壮丽、神秀的大峡谷之貌,诗人李白的《琼台》正是在游历天台琼台仙谷之后所作,“紫阳真人”张伯端更是在此开创了道教南宗。
石梁飞瀑
天台山上瀑布随处可见,但并非所有都可得名,石梁飞瀑亦无法称之为“最”,却也借着瀑型的独特“个性”而广受追捧。
因山体特殊的梁面构造冲击而成的巨型白浪,被比拟为“堆雪撒珠”,配以周身的花岗岩地貌,蔚为壮观,便也有了“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的说法,徐霞客更是在此留下“昼夜起风雷”的记述。
°2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台州得以孕育出如此多元的文化。除却盛名在外的佛宗道源,台州也被称之为“儒释道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文化在此交融发祥,与佛教、道教形成“三教合一”的互承状态。
然而,要想取其宗教学问的精髓,还得往孙绰笔下“山水神秀,仙源佛窟”的台州名景天台山去。
天台山虽然海拔不高,仅有1098米,但拥有着花岗岩悬石、峭壁、瀑布和丰富的绿色植被,漫步其中,除了感受万丈飞流带来的壮丽景观,也能在山林中细细品味佛教、道教同源的悠远底蕴。
国清寺
台州名寺、名观众多,天台为甚,高僧智顗就在此创立了中国本土的第一个佛教教派天台宗,并在隐修之际建造了十二座道场。其中,名扬中外的天台山国清寺则是依照智顗遗愿、按照他亲手绘制的样式以皇室规格所造,自建造起便被视为传扬佛法的圣地,至今1400多年的历史,信徒始终络绎不绝。
国清寺标志性的“隋塔”,距今有1400年历史,塔高近60米,外壁塔砖雕有三尊佛像。
国清寺内的独特风景“隋梅”,相传这株古梅由隋代高僧所植。图源©视觉中国
旅人游历天台山,还时不时会有漫步京都鸭川沿岸的错觉,这并不叫人意外,这里静谧的林荫风貌、溪水自在平缓地流淌,无我悠然的状态像极了那条禅意延绵的河流所讲述的细水流长。但相比景致所触发的这种超越时空的不可名状,台州与日本的渊源,早已在历史上书写下更为具象、详实的牵连。
国清寺僧人正在修剪园中植物。千百年来,国清寺始终保持着最初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将修行和劳作都视为平日的必备功课。
作为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为宣扬中国佛法埋下了厚土,后有日本高僧最澄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的日本天台宗便是经历了“留学”国清寺,让天台宗得以在他处开枝散叶。
桐柏宫
位处天台县桐柏山的桐柏宫,则是道教全真派南宗的发祥地,兴盛时期,其景雄丽、楼宇林立,蔚为壮观。
而“佛国仙山”的名号远不止于此,这里同样是活佛济公的故里,佛教“五百罗汉道场”广方寺就落于天台石梁,还有被誉为“五山十刹”之一的南禅宗万年寺、高明寺……堪称佛法道宗的盛宴。
°3
对比苏杭,台州的江南风韵虽有过之而无不及,名声却始终无他响亮,但论询佛法道宗,台州却有着当之无愧的“霸者”地位。“十步一庙宇,百里一道观”的描述看似夸张,但在台州却并不算为过,台州人素来亲神重道,因而各个乡县都至少可见一座神堂。
游览完天台山之外,不妨顺着“浙东唐诗之路”南下,一一拜访临海、温岭、玉环三座城市。
临海|龙兴寺
龙兴寺在弘扬中国佛教天台宗上起着重要作用,更是中日佛学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临海龙兴寺,坐落于台州府城旁的巾山西麓。始建于唐朝神龙元年,寺庙入口处的“神龙古刹”便由此得名。建筑后因十年抗战惨遭破坏,仅留下了一旁的千佛塔,以鉴岁月。
思托和尚作为龙兴寺的长住高僧,他曾是鉴真大师的得意弟子,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思托始终伴其左右,与其一同传扬佛法。其时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学禅思,也借随同的茶、器、文学,让中华的精粹得以发扬、传承至今。
温岭|净明硐
作为石雕之乡的台州温岭,靠山吃山的传统孕育了这里独特的石雕艺术。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净明硐监院白慈法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心重建净明硐时,依据山体的特性再打造一窟可以传承这段结合了佛教岩雕佛像文化与温岭石文化的佛硐。
佛窟内以八十八佛为主题元素,在崖壁间镌石成像,每到黎明初晓或是日落之时,天光透过硐顶落下缓缓扫过一张张神态自得的佛面,心神也跟着平和起来。
°4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素有“洗肺之都”美誉的台州,也借着山海风貌和佛宗道文化,滋养了台州人形成豁朗乐观、和合融会的生活状态。
而这份独特的地缘性情也并非无据可考,穿越台州的三区、三市、三县,这片被“七山一水两分田”润泽的肥沃土壤,除了数不尽的自然奇观,人文市井的烟火气同样为这趟台州之旅带来惊喜。
临海|紫阳老街
循着从巷弄飘出的海苔饼香气到访,便是台州府城最为标志性的紫阳老街,顺着青石路直行,除了未曾因商业化而消尽的烟火,还能一览台州祖辈人留下的生活智慧 :以“坊”为名、采用大块青砖砌成的门墙,相隔百米便有一座,它们既是曾经作为宵禁时的区域划分界,也是护佑百姓平安的“防火墙”;街旁的古井同样起着“以水克火”的作用,也滋养了世辈的临海人。
天台山嘉助酒店
循着“佛宗道源,山清水秀”的名号,日本星野集团旗下的嘉助酒店选址台州天台山,在中国大陆地区打造了首家度假酒店,于今年春天正式开业。
星野集团一直以“生态运营”而着称,注重地区的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天台嘉助酒店坐拥山群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同样在设计中提炼在地的传统元素,兼合现代与古意的平衡之美,最终完成了这座自然古朴、归隐山居的低调建筑。
酒店为客人提供一系列融汇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特色活动,庭院漫步、“养云池”禅坐冥想……区别于物质的极致体验,重新放归自然,感受天台山独有的东方禅意。
酒店餐饮也将日本匠人精神带到其中,从入门的精致茶歇、台州本地料理、江浙特色区域料理再到日本料理,餐厅研制多种菜系,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在佛教用语中,当“眼、耳、鼻、舌、身、意” 皆能感知愉悦,便达到了禅宗所谓的“六根清净”,天台山嘉助酒店的客房便是以此为设计理念。
7种房型的客房大多视野开阔,可感山中斗转星移的微妙变化。“莲花”所指代的清雅、禅意也成了这座酒店的精神所在,于是空间中随处可见莲花身影,以“养性、养心、养情”的美好寄托贯穿空间始终。
借由远离尘嚣的选址以及古朴、禅谧的空间设计,带客人神游历史,感怀自然的惠泽。
临海|新荣记餐厅
霸榜米其林的新荣记餐厅位于台州临海的总店,常被当地人戏称为“台州著名景点”也不无道理,作为本土出品的国际餐饮品牌,总店的打造可谓是不遗余力 :近水楼台,台州原产的新鲜食源为餐厅提供了享味保障。
临湖而建的绝佳景观加上安缦御用设计师Jaya Ibrahim以“莲花”为主题所延展而来的细腻设计,经历多年时间慢慢打磨,如今,新荣记餐厅无疑是台州重要的的美食名片。
温岭|“奢野一宅”民宿
勤劳奋进的台州人,在丰裕的年代里也渐渐学会了偶尔抽身于繁杂,于自得其乐中感受慢步调。建造在温岭石塘山头的民宿“奢野一宅”用开放、自然的设计将台州滨海而生的地理优势广纳其间,为客人营造一段联结自然、短暂逃离的时光。
建造在温岭石塘山头的民宿“奢野一宅”便用开放、自然的设计将台州滨海而生的地理优势广纳其间,为客人营造一段联结自然、短暂逃离的时光。
民宿空间由大墨空间设计所打造,采取粗粝、至简的手法传递田园生活所倡导的随性、自由,最大化地引导客人走入室外、感受醇厚生机。
玉环|朴居茶空间
“朴隐山居待雅士,静修茶事候知音”,坐落于台州玉环县的朴居茶空间将中式美学和台州人发于骨子里的仪式感演绎到极致。
茶室定期举办节气茶会,融合器乐、书法、花艺等多种国学经典,以茶为媒,借茗会友,将城市的喧嚣暂且抛诸脑后,顺着茶香静静感受天地的自然神气。
临海|余丰里酒店
位于临海台州府城古城的余丰里酒店改造自一间百年老当铺,原建筑由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合院、两栋60年历史的砖混工业用房以及两栋30多年历史的旧仓库所组成。
经由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设计改造之后,成为如今这座集合民宿空间、书馆、咖啡馆等复合功能的“城市客厅”,对话新旧,串融古今。
🌿
[image id='f3bdebed-c5b2-4140-be8a-97c7db5c4b39' mediaId='9ca2dc9e-b3d8-402c-ad81-4ef9783b7979' align='center' size='medium' share='false' caption='' expand='' crop='original'][/imag
e]
《之江新语》有言“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描绘的便是台州所呈现的宽厚人文品格。在台州,未见异教争斗反倒是百家争鸣、协同共融,也难怪被称为“和合圣地”——不仅对外海纳百川,对内更讲求人与自然、人事之间乃至与自我的和谐共处。
于是也不难理解台州人骨子里兼容并包、豁达自乐的常态,正是经由这丰饶的自然、文化共同“调和”而得,就如名扬中外的台州商贾一路试炼而来的“台州模式”,同样是将“和合”二字细细拆解,起步于“合作”,发于“和实”、“融汇”,再盛于“合力”,最后成就为如今的台州,于和合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