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你要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是这样的,在你挤地铁和王者荣耀的时候,的确有一堆00后已经开始创业了。尽管年龄标签是分隔人群的最简单方式,但我们却不想如此简单粗暴。ELLEMEN Digital找到了三位00后创业者,他们的世界会跟你不一样吗?
—
“我一直是这个生活状态,
创不创业对我没区别”
张锦沛翀
2000年出生
互联网安全公司CEO,创业时间:半年
正在读计算机科学专业大一的张锦沛翀,去年退学,从加拿大回国创业。有两个原因:第一、一心想要做互联网安全系统的他看到包括阿里在内的安全“大神”开始了自主创业,风口似乎就在眼前;第二、“资金上有支持了。”
钱来自他自己。2017年张锦沛翀一直在炒虚拟币,市场情况你已经知道了,他“确实赚到了一点钱。”
“我2014年左右就知道比特币了,当时几千块钱一个吧,当时就感觉这个东西肯定会涨的,因为它背后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光比特币,之后出来的一系列虚拟货币包括以太坊,他也持续跟进。
资金充足,风口正在眼前。“我觉得创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就回国创立了环宇繁星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成立不到半年,所有工作人员不到20个,其中包括他特地从360公司挖来的安全工程师,“他在会议上演示了如何用另一套系统,直接外部控制特斯拉的油门和刹车,而国内除了360和我们,我还没看到第三家公司在做智能汽车的安全系统。”
但市场显然还不完善,智能汽车使用者并不多,已经建立起智能系统安全防御意识的更是屈指可数,张锦沛翀坦承,截止目前,在项目上投了一百万左右,在研发产品上确实“亏了些钱”。不过“我的创业流水没有问题”,他还有别的资金来源,“给企业,组织做安全培训呀,我们还跟政府合作,做一点情报安全工作。我希望未来,能在东北,为东北的振兴和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创业的状态并不影响张锦沛翀的生活:“我从小家境就比较OK,所以你在微博上看到我买车啊,买表啊之类都是我的普通状态,赚不赚钱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也就不存在赚钱之后膨胀,哈哈。”
面对00后CEO这个标签,他不抗拒,但对于大众对于00后CEO的负面印象,他也确实不喜欢:“媒体之前炒作过的几位,我和朋友都仔细研究过,做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比如最近那个上节目的小女孩,她做的其实就是社交+电商,我跟你聊着聊着天,给你发个东西,这样你就去买,这需求点很不明确。再往前一个,叫李昕泽那哥们,我也研究过,他比小女孩还夸张,就是把开源的东西改一点,拿出去卖,这根本不叫创业啊。”
张锦沛翀觉得自己跟他们不是一路人,“我和同龄人沟通一向有代沟,反而跟二十多三十的人能说上话,”过去一年他读了一百多本书,最喜欢的是《国富论》。
未来,他想要做和360公司一样,处于国内安全第一梯队的公司。在投资领域,他的偶像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因为他“虽然不年轻,但什么新东西都愿意去理解,看得清什么是伪需求,什么是真的新东西,我以后就想这样。”
—
“十几岁创业挺正常的,
但是不要炒作自己”
熊子悦
2001年出生
教育培训机构CEO,创业时间:3年
和那些风靡网络的00后创业者不同,出生于湖北小城十堰的熊子悦既没有显赫的身世,家里也没有经商背景,“我就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爸爸在武汉打工。”
但他自认为社会阅历要比同龄人丰富得多:上小学就开始向同学们倒卖文具了,初一的时候摆过地摊,后来课余时间在网络公司兼职了半年推销员,初二拿着兼职工资开始炒股,“大概是三年前,大盘上涨很多,我赚了一点钱,大概一万多吧。”
之后熊子悦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最先开了一间人力资源公司,10个人左右,他利用自己做兼职业务员时结识的人脉,给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外来务工者介绍工作,主要是酒店保洁、办公室文员之类的,从中赚点中介费,当时给他打工的还都是些18岁左右没上大学的90后。
高一时,在乱象丛生的教育培训市场中看到商机的他,恰好结识了一位45岁曾供职于公立学校的合伙人,“我们都觉得市面上的培训机构太黑了,不仅教学质量没保障,还漫天乱收费。我们思诚教育就不一样了,有一支正规的全职教师团队:985、211高校毕业和多年教学经验,他们授课之余也负责培训兼职老师,想在我们这兼职起码是二本以上学校的毕业生吧,培训半个月才能上岗。而且我们基本只做一对一小班教学,大机构那种几十人的大班我们不开。”
虽然受到过冲击,也曾经历过资金链断裂,这间机构如今已经有了三个线下教学点,核心教师团队20人、兼职教师100人左右的规模。去年十月,熊子悦萌生了发展线上家教App的想法,“目前现存的家教网多是在中心城市创建网站,地级市加盟获得网站管理权,对家教老师没有考核,收费标准也不透明。”从线下到线上,他想做的是教育行业的“滴滴出行”,“但现在缺少技术人员,资金方面也有点紧。”
目前高二的他就读于十堰市的一所普通高中,“我走的艺术生的路,初升高艺考前系统学过半年的画画,加上文化课成绩中等吧,就考上了。”聊到教育,他说:“其实我一直有看书的习惯,我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就会看比尔·盖茨这些创业大咖的故事,现在也在读一些中国哲学的书,比如《四书五经》,我只是不太喜欢应试教育的模式,不想成为平庸的牺牲品。”
谈到未来,他“想考个二类以上的大学,去二线或一线城市,结识更多厉害的人,扩大自己的创业资源,为社会做些贡献吧。”
“十几岁创业挺正常的吧,但是不要炒作自己。像之前网络上炒得很火的那个广东小女孩,说自己拿着上百万的投资,而上班族还在领着死工资打王者荣耀,我觉得这话说得过分了,每个认真付出努力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她自己更像是一个‘网红’富二代嘛,有做出什么产品吗?”
—
“00后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下一个想法是环保项目”
Alan
2004年出生
互联网社交App CEO,创业时间:三年
这个14岁的男孩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还是在2016年初的第二届BAT精英巅峰会上,当时11岁的他凭借短短5分钟的演讲获得了诸多大佬的青睐,随后,这款专为00后打造的社交App H3Y!便出现了。
据Alan告知,两年多的时间,H3Y!App已经积攒了80万个用户,获得了450万的投资,“我们目前在集合所有resources开发AI玩法,这两年我们其他团队的人数没有增加,只有开发团队在扩大,这个功能就快要完成了。”
这款App的诞生要“归功于”Alan和妈妈的一次“闲聊”,看完电影《超能陆战队》后,妈妈旁敲侧击地问他:“Hiro14岁就造出了机器人,你都11岁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两年后,Alan聊起这款App从想法到落地的过程,都不忘同样是创业者的妈妈最初的支持:“我的父母很早就鼓励我们独立自主,对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家庭教育之外,这位出生于美国的00后CEO表达时更习惯使用英文,并认为自己所受的国际教育的确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里我们会做一些business project,都是很培养creativity、leadership、cooperation这些特质的,当然也是business oriented的。”
有意思的是:从小学开始就读于国际学校的他,坦言H3Y!目前仍然是一款中国产品:“我们最初推广app的时候,都是在不同的traditional school里做活动,等学生们放学之后录制一些节目、采访他们,也在很多校园里寻找‘校园大使’传播H3Y!。”在Alan看来,公立学校里的00后们对自身的认同感没有那么强,而H3Y!就是要将中国的年轻人连接在一起,“先覆盖全中国,solidify这个identity,之后再考虑国际化的问题。”
在Alan看来,只有了解中国00后自己的文化,才能真正打开中国市场,而改变只能来自00后群体内部,或许就如Alan的偶像之一乔布斯所言:用户有时也不理解自己的需求,直到你将他们的需求展示出来。Alan想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同龄人们都意识到自己真实的社交需求。
“我们团队也有很多90后,每代人虽然不同,但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创业要一起合作才能成功。像我经常和团队里的90后交流idea,我可能在技术上不能贡献太多力量,但他们就可以做到。”
聊起自己的未来规划,他坦言不会放弃学业,“学习还是很重要的,学习和创业之间不是割裂的,我都是利用放学以后和周末时间跟和团队成员交流想法。”在他看来每个人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都会有一个产生创业想法的阶段,“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现在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做好,做成功的话,我想把赚来的钱投入环保基金,保护地球。”
#坦白吧,
你11岁的时候还在干嘛?#
撰文/编辑:Holly,羊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