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LLYWeeD in 2017
新年第一天,洛杉矶的人们迎来的不止是 2017,还有这个被篡改成 “HOLLYWeeD” 的 “HOLLYWOOD” 标志,两个字母 “O” 被遮上帆布,改成了 “e”。
尽管始作俑者还未确认,他(们)的目的却似乎很容易解释—— 11 月刚通过的 64 号提案,准许了加州内大麻的娱乐化使用。显然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要告诉全世界,“weed” 从此是加州标志了。
新年第一个清晨,登山者和游客们已经纷纷与“新标志”合影,并成功刷爆互联网——但这并不是它第一次遭到篡改(或暂时修改),拥有将近百年历史的这一好莱坞标志,在“被修改”这件事上已经身经百战。
—
HOLLYWeeD in 1976
最著名的一次恶搞来自 1976 年,Daniel Finegood 是加州州立的一名学生,他同样选择把 “HOLLYWOOD” 改成 “HOLLYWeeD”,起因也同样是当时的加州政府放松了大麻管制。
因此不少人把此次恶搞看作对 31 年前的一次“致敬”——当然,Finegood 并不认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属于“恶搞”,他花了 50 美元买遮布,两块白两块黑,把它们固定在石头上,才完成 “O” 到 “e” 的修改。“计划的工程量是很大的。”
—
HOLYWOOD in 1976
也许是第一次的成功让 Daniel Finegood 灵感爆发,同年,他又偷偷将第一个 “L” 遮上黑色塑料布,再用麻绳拴牢,于是就成了 “HOLYWOOD”。
他同时再次强调这并不是恶搞,称他的行为并不会伤害到标志本身。他相信那是艺术,并且“在努力向世界传达一些我相信的东西。”
—
OLLYWOOD in 1987
又是他。11 年后的 1987 年,Finegood 又将标志改成 “OLLYWOOD”,为抗议“伊朗门”丑闻主角受到宽容对待。
—
“Oil war” in 1990
很遗憾,Finegood 的最后一次“创作”几乎没有留下照片,因为在天亮之前,它们就已经被摘除。这次他将整个单词变为 “Oil war”,目的是向第一次海湾战争发起抗议。
在这次的失败后,Finegood 再没有进行同类创作,直至他于 2007 逝世。
—
GO NAVY in 1983
除了恶搞,好莱坞标志还多次被改作其他用途。1983 年末,一群海军见习军官,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将标志改成了 “GO NAVY”,用以纪念西点军校与美国海军学院的橄榄球赛事第一次来到西海岸。
—
Holli Would in 1992
为宣传 1992 年的动画电影《美女闯通关》(Cool World),一个 22.9 米高的女主角 Holli 被安放在了 “HOLLYWOOD” 的 “D” 上。然而她出现不久就遭到叫停,原因是当地居民认为这一形象“有辱女性”。
—
SAVE THE PEAK in 2010
2010 年,好莱坞标志被完全覆盖上红黑两色字母 “SAVE THE PEAK”,设计者 Hugh Hefner 借此呼吁人们对当地发展的重视——由此筹得了多家公司以及好莱坞大佬们的资助,用以保护标志所在的 138 英亩土地。
—
SALLYWOOD / SAVETHEPOOD in 2010
“SAVE THE PEAK” 拆除过程中,出现了 “SAVETHEPOOD” 与 “SALLYWOOD” 两个同样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的变体。
—
HOLLYWOO in BoJack Horseman
马男 Bojack 曾经为心爱的姑娘 Diane 偷下 “HOLLYWOOD” 中的 “D”,虽然情路最终并没有按他预想的发展,但好莱坞标志的梗,早已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以外。
编辑:DaJ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