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英雄远征》,在废墟之上如何重建自我?

就在两个月前,被称作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大规模流行文化实验在他们的史诗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得出了第一个真正的结论,并留给全球影迷一个终极问题:接下来是什么?

Darkness, Light, Screenshot, Snapshot, Art, Digital compositing, Visual arts, Pc game, Photography, Midnight,
网络

就在两个月前,被称作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大规模流行文化实验在他们的史诗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得出了第一个真正的结论,并留给全球影迷一个终极问题:接下来是什么?

漫威一直对“终局之后”的计划守口如瓶,除了一系列未定名的电影项目日期,所有这一切,令紧跟在《终局之战》后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显得无比特别。

Superhero, Spider-man, Fictional character, City, Street stunts, Skyscraper, Freestyle walking, Extreme sport,
网络

《英雄远征》中的钢铁侠与蜘蛛侠

作为小蜘蛛在2017年的第一部个人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后的首部续集,《英雄远征》承载的意义却远不仅如此。

作为MCU第三阶段的收官之作,本片还承担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任务,正如导演乔·沃茨所说的:

“在上一部(《英雄归来》)到这一部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本片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任务就是去应对《终局之战》之后的局面:整个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为有一半的人消失了五年之后再回来,同时钢铁侠走了,美队也走了,很多的后果需要人们去面对,很多的问题悬而未决,而现在我们要以蜘蛛侠为视角向人们展示在“终局之后”这个世界变成了什么样,甚至将变成什么样。”

在托尼·斯塔克/钢铁侠在终局之战的英勇牺牲后,彼得·帕克/蜘蛛侠必须学会去面对一个没有钢铁侠(甚至没有复仇者联盟)的世界。在MCU的人物关系构架中,我们已经看到托尼取代本叔叔成为彼得的父亲形象,托尼是他的导师,他的恩人,更是激励他成为超级英雄的存在。那么,在托尼离去的情况下,彼得是否还将继续他的英雄征途,又将会有怎么样的成长呢?另外,包括彼得在内,整个世界那消失又复归的一半人,又将如何面对他们人生中的五年真空?

这一部蜘蛛侠电影注定不仅是一段精彩的冒险,更是对《终局之战》所作的纪念和后记。

本片的前三分之一似乎与上映前的一系列预告片和前瞻片段所示并无出入:

开场以尼克·弗瑞遭遇神秘客(杰克·吉伦哈尔饰),昭告地球继“终局之战”后再一次面临全新的威胁。

Darkness, Performance, Night, Music, Midnight, Screenshot, City, Photography, Space, Digital compositing,
网络

《英雄远征》中的神秘客与蜘蛛侠

随后镜头回到主人公彼得身边,为我们展现了“烁灭”(The Blip,即人们对一半人口因“响指”消失五年复又归来的事件的称呼)之后,普通人的困惑和窘迫。

显然彼得的亲友们与他一样成为了“烁灭”事件的受害者,成为被世界在五年中悲悼并试图遗忘的人们,他们在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感到格格不入、甚至干脆失去了曾经的家,他们在曾经亲昵的亲友身边变成了陌生的局外人。

梅婶婶在哈皮和彼得的帮助下组建了流浪者基金会,为因“烁灭”事件失去立足之地的人们筹集善款;而包括彼得在内的受害学生们则显然因为学校和家长都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干脆给安排了一趟“欧洲旅行”,给彼此更多时间调整和适应。

Red, Jacket, Fictional character, Outerwear, Shirt, Sleeve, Bag, Carmine, Jersey,
网络

梅婶帮忙打包的制服

可是,彼得除了困惑和窘迫,还面临着巨大悲痛和孤独:钢铁侠、美国队长和黑寡妇都已离去,曾经能够引领和聚集超级英雄们的巨人都已不再,这令一直仰望并追随着他们脚步的少年彼得感到茫然失措。

似乎就在他刚刚成长到能与他的英雄们并肩战斗的时候,他变成孑然一身,孤立无援。于是,彼得作出了大部分人都会采取的回应机制:逃避。

彼得的逃避不仅仅是针对阴魂不散的尼克·弗瑞,不仅仅是针对再一次的地球危机,更是针对那个曾与英雄并肩战斗的自己。

所以,他无意识地封闭了被梅婶戏称为“彼得一激灵”的蜘蛛感应,封闭了自己的超人感应力,封闭了对危险的感知,让自己能够沉浸在舒适的、安全的幻象之中。

于是,神秘客的登场,不得不说是精妙至极的“命运”安排。

Graphic design, Poster, Games, Illustration, Fictional character, Graphics, Fiction, Art,
网络

本片上映前就存在的关于神秘客反派身份的猜疑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为乔·沃茨和他的团队对昆汀·贝克这位神秘客的塑造叫绝:从他登场时那副“钢铁侠+雷神+奇异博士”的山寨MIX造型,到他通过与彼得、弗瑞的对手戏交代出的多元宇宙概念,以及他那放之多元宇宙皆准的悲情英雄设定,仿佛定点打击般精准击溃了彼得和弗瑞的疑虑,甚至几乎推翻我们在上映前基于漫画宇宙设定作出的猜疑。

在《终局之战》后发酵的多元宇宙概念,在漫威欲盖弥彰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了本片中迎合粉丝期待的,一个精妙的自欺欺人的幻象:

神秘客称MCU为“616宇宙”,这一表达曾在《雷神2》中,艾瑞克·沙维格博士的黑板上出现过。

Blackboard, Chalk, Teacher, Professor, Room, Lecture,
网络

艾瑞克·沙维格博士的黑板

神秘客称自己来自“833宇宙”,在漫画里这是英伦蜘蛛侠(Spider-UK)所在的宇宙,而他也是该宇宙中的英国队长(Captain Britain),其真名是威廉·布雷多克,他的宇宙在唯独入侵中被毁灭,从此穿梭于其他宇宙间行侠仗义——这一细节的映照似乎又为这位神秘客的“正义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有趣的彩蛋,因为荷兰弟是三代蜘蛛侠扮演者中的唯一一个根正苗红的英国人(托比是美国人,加菲是英美混血),某种意义上来说荷兰弟是名正言顺的英伦蜘蛛侠。

Fictional character, Spider-man, Carmine, Animation, Superhero, Hero, Cartoon, Fiction, Animated cartoon, Comics,
网络

833宇宙的英伦蜘蛛侠,制服设计源于米字旗,

出自The Amazing Spider-Man Vol 3 #7

再次回到《英雄远征》的剧情中:我们的彼得此时并没有准备好接过“复仇者”的重担,无论来自弗瑞,还是来自托尼。不仅如此,他甚至有意哪怕是暂时地摆脱“蜘蛛侠”这重身份,这从他行李箱中梅婶帮他塞进去的制服就可见一斑。

于是,神秘客这个人物的呈现,就正好迎合了彼得渴求逃避、渴求继续保有一个被引导者地位的需求。

无论是那自杀式的英雄壮举,那段回忆杀满满的天台谈心,还是“被迫”戴上眼镜时模仿托尼的神态,神秘客的一举一动精准击溃了彼得的心防。

Performance, Fictional character, Superhero, Stage, Event, Performing arts, Scene, Music artist, Music, Screenshot,
网络

至此,神秘客击溃了银幕内外的观众们的疑虑,完美地呈现出了一个英雄的幻象。

这才令彼得能够如释重负般,将托尼的眼镜连同复仇者联盟的领导者位置一同交给了神秘客。

要知道,托尼·斯塔克留给彼得的这副眼镜是他在《复联3》中使用过的。托尼给装载在眼镜中的系统取名E.D.I.T.H(增强现实安全及防御系统),当然也可以解读为"Even Dead, I'm The Hero"(即使死了,我也是英雄)。

Fashion, Dress, Scene, Event, Human body, Performance, Room, Stage, Conversation, heater,
网络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这是弗瑞将眼镜交给彼得时说的话。但他随后又调侃说托尼讲过彼得可能听不懂,因为这句话没有被《星球大战》引用过。殊不知这一句调侃,反而更催化了彼得的自我怀疑。

而正因为彼时的彼得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承担这份重量,所以他选择了看上去符合他所有对英雄的认知的神秘客,他认为这才是托尼留给他这份遗产的原因:让他这个曾经与英雄并肩作战的男孩,选择一个真正能承担这份责任的英雄。

可彼得没有意识到的是,那个曾与英雄并肩的男孩,注定会在英雄离去后,长大成为下一个英雄。

Mouth, Photography, Photo caption, Conversation, Scene, Fictional character, Gesture,
网络

Barf二构技术在《美国队长3》中的呈现

作为神秘客的昆汀·贝克曾经注视过一个英雄,他主导创造的“二构”(二元倒回改造架构Binarily Augmented Retro-Framing),是一种原本有意用作心理愈疗的超逼真虚拟特效全息投影技术。但这项耗资数亿的技术却被托尼·斯塔克调侃为浪费钱的“barf(有“呕吐”之意)”,不仅导致项目资金中断,贝克本人也被托尼以“精神状态不稳定”为理由解雇。

在漫画中,蜘蛛侠作为一个平民英雄所得到的欢迎和崇拜是神秘客最为渴望的,他想效仿蜘蛛侠成为一个受人欢迎崇拜的超级英雄。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任何超能力,于是他便有了一个利用自己擅长的电影特效技术来成就自己英雄梦的想法。

Vehicle, Fictional character, Art,
网络

电影里的贝克,则是饱含着对钢铁侠又仇恨又嫉妒的极端想法,想用欺骗的方式抢走钢铁侠的全部遗产,还想顺利成为下一个钢铁侠。 他不仅笼络了一班与他志同道合的“小人物”,甚至启用了一个怀才不遇的三流导演创造的剧本,搞出了一套多元宇宙的噱头(这真的不是漫威拿某个被毙掉的本子开涮吗)。

可以说,本片中整个神秘客团队基本就是一个斯塔克工业下岗员工再就业俱乐部,包括神秘客的得力助手威廉,正是《钢铁侠1》中露过面,被“铁霸王”奥巴迪亚·斯坦怒斥的卑微科学家,那时他曾无助又怨怼地说过一句:

“很抱歉,我不是托尼·斯塔克。”

是的,没有人可以替代托尼·斯塔克。

即使是熟稔托尼个人及其技术的神秘客和他的团队,竭尽全力也不过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刻,创造出了一个英雄的幻象。

而幻象,终究是会破碎的。

只有幻象破碎之后,才能真正应对失去,才能真正继续生活。

Darkness, Light, Screenshot, Snapshot, Art, Digital compositing, Visual arts, Pc game, Photography, Midnight,
网络

正如彼得在幻想破碎后,在私人飞机上,与哈皮——这位也曾与英雄并肩作战的人的谈话:

“正因为托尼知道你会坚持下去,他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是哈皮的话缩短了彼得在自欺欺人的幻象破碎后的自责崩溃期,是他提醒了彼得总有人要在废墟之上奠基未来:做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坚持并且竭尽全力。

如此当彼得重新振作,启用托尼留给他的科技重塑战衣之时,我们才能像哈皮一样,欣慰又感动地看到一个传承的完成,在那首熟悉的“Back in Black”(AC/DC,出自《钢铁侠2》)的背景乐中,看到托尼·斯塔克的意志延续在年轻的彼得·帕克身上,完成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开启对新英雄时代的憧憬。

不得不承认,乔·沃茨和他的团队肩负着重大的压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英雄远征》不仅在罗素兄弟的废墟之上奠定起漫威宇宙下一阶段的地基,也为蜘蛛侠个人的英雄征程加入了充满悬念的新挑战。

片尾彩蛋中,如果说我们熟悉的《号角日报》和主编J.Johnah.Jameson的现身是一个惊喜,那么随后公布的神秘客的“遗产”就是一个真正的惊吓,更不用提尼克·弗瑞令人咋舌的梦幻度假地……这一切让我们在对刚刚承接重担的蜘蛛侠多舛的命运心生不安的同时,又不禁对MCU的第四阶段爆发出无数的猜测。

Tourism, Plaid, Gesture,
网络

导演沃茨与荷兰弟在片场

但是对已经渐渐习惯了漫威套路粉丝来说,这些猜测即便出自铁粉权威也做不了准,只能当作“空档期”的麒麟瓜解一解渴。究竟如何,只能等待漫威总裁凯文·费吉即将在8月24日的D23大会上公布第四阶段的规划和细节。

在这之前,还是多刷几遍《蜘蛛侠:英雄远征》吧。

撰文:纳西里安

图片来自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