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上去是老司机,放下来是纯情男,
这种设定哪里来的?”
2018年1月末,出席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年轻偶像易烊千玺被拍到穿了一身滚着白条的黑色运动服,拨开了之前一直覆盖在前额刘海,眉头微皱的样子迎来一片赞叹。有人评论,露出来的额头终于让这个男孩变成了个英气十足的男人。
同时间,有人把前额露出来,也有人把前额遮了起来。以大背头老干部精英形象走红的靳东因为要在一部都市情感剧中配合角色需要,被剧组造型师按上了一排厚重的“韩式刘海”,结果则是毁誉参半——毁者认为40岁的男人不该顶着这么“年轻”的刘海,誉者则觉得这款刘海“年轻俏皮”。
这不是男人的刘海第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了,在之前,还有“括号刘海”、“逗号刘海”、“心型刘海”......原本只属于女性的刘海话题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男士身上;原本被用来遮盖发际线的功能性刘海逐渐成为男人们比脸还引人注目的“第一印象”。
仔细想来,男色横行十多载,看客们评价男人的焦点从他的身材样貌衣着品味也再次移步到了发型上,而看点愈加细腻——就是男人额前那一小片微观风景。
—
厚刘海的“祖师爷们”
男人刘海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对“刘海”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古人们普遍会让未成年的孩子额前的头发自然垂下;男子成年后,就会将头发高高扎起,称为“束冠”。
在西方,据传凯撒大帝留有较长的头发,用来固定他的桂冠,同时也是为了掩盖掉发问题;17世纪前后的欧洲,当时的王公贵族则比较流行留覆盖全头“大长卷”,浓密茂盛的毛发代表着高高在上的地位。
◼︎ 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他的“黑长卷”
20世纪至今的100多年,洗剪吹和烫染技术日新月异,女士们在此获得了无穷多的乐趣。但男人们的选择就相对较少了,看看1910年至1950年间时兴的男士发型,无外乎是各种“油头”——服帖的、不服帖的、卷的、不卷的......直到1960年代,改变终于到来。
当时,走在时尚尖端的是一群摇滚歌手——The Beatles在1960年代塑造的厚重刘海造型,直至今天,你还是能在全世界各种电视剧和时尚杂志中看见其身影。
◼︎ 60年代的The Beatles乐队
追溯The Beatles的Bob头,要回到1960年初,这支刚成立的乐队正在德国进行一系列的酒吧演出。他们在汉堡当地一家名叫Top Ten Club里遇见了摄影师 Astrid Kirchherr。早期乐队成员、贝斯手 Stu Sutcliffe 很快和 Kirchherr 陷入恋情。
一天,Kirchnerr想给Sutcliffe剪一个新发型,她参考了当时德国校园里流行的男生发型。她给Sutcliffe洗干净了头发,把湿漉漉的、贴在前额的头发梳平,并修剪得齐整,这种发型曾用来遮盖她前男友耸拉的耳朵。Sutcliffe的头一次顶着这个头在舞台上露脸时还被Lennon和McCartney嘲笑了一番。
但在1961年早期,Sutcliffe离开乐队后,另一个成员George Harrison找到了Kirchnerr,要求剪一个和Sutcliffe一样的发型登台演出。此时的Lennon和McCartney依然不是很确定想要拥有这个奇怪的同款。最后,还是10月份的一趟巴黎休假之旅让这群摇滚歌手义无反顾决定统一发型。“管他呢,反正我们在休假。”Paul McCartney后来回忆道。
◼︎ 1961年,George Harrison的理发前后
这款阴差阳错的学生头和Abby Road上的横道线一样成了The Beatles的标志之一,也成为了60年代的文化名片。不过根据乐队当时的路演经纪人Neil Aspenall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这款发型其实不是没给这群年轻人带来过麻烦。一些黑帮或小混混总是借此羞辱或嘲笑他们,不过这是这群人一种幼稚的出气方法——因为他们的女朋友都太惦记这些摇滚歌手了。”
如今,我们看到这款像锅盖一样的bob头的各种跨性别诠释。包括超级名模、电影明星,直至后来21世纪的Justin Bieber,后者给这个文艺发型增添了一个新分支——未成年男子甜心版。
◼︎ 2010年时期的Justin Bieber
—
什么样的男人会选择留刘海?
如果说带着颓废、叛逆的长留海代表着一种敏感男性气质,那经典的背头、油头则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大男子气概的象征。
◼︎ Michael Douglas演绎的“霸道总裁”形象
生活中,一名专业的发型师基本会从两个角度来评判一名顾客是不是适合剪刘海:脸型和衣着风格。一般来说,脸型偏瘦长的可以留刘海,这样一来可以协调脸部比例。另外,平时着运动装或休闲装比较多的人也适合留刘海,能凸显阳光型的气质。工作于上海发型屋的造型师Cici补充:“现在不少男生喜欢留长刘海,这样随时都能把长刘海梳成复古款的背头。”
如果你决定要留一款时髦的刘海,有几件事情需要事先确定:脸不能太短,年纪不能太大,发量不能太少。另外,刘海还是一件需要打理的东西,如果早上起来不涂发胶,无法每隔三周去理发店报道,那刘海也并不适合你。
因此,刘海男的主力军之一就是青春洋溢的学生党。这也是男生留刘海最自然和没有违和感的时期——要是长得好看一点的男孩子,就算是妹妹头、空气刘海也照样hold得住。年轻的颜值永远是最好的资本。这类刘海往往以不加修饰的中分、侧分、或齐刘海的黑发为主,目的是为了凸显出一种“干净乖巧的书卷气”。
◼︎ 可爱的刘海一直和“青春”、“稚嫩”、“校园”相关
其次就是需要靠刘海来修饰脸型(或发际线)的人群。亚洲人的五官清淡、脸部轮廓不深刻,西方人留有的嬉皮、波西米亚的发型,在东方人身上反而能够起到修饰脸型、遮盖缺陷、凸显温和气质的效果。这些常常被发廊用来给顾客参考的发型有一个完整的“西方文化东渐史”——从欧美到日韩,至港台,然后到中国大陆落地开花。
◼︎ 日系流行文化的代表——厚重刘海和染发风格,曾经也深深影响一代中国年轻人
还有一个群体,则需要那一片刘海来为自己贴上一些标签。比如最近真人秀《偶像练习生》里那一片韩式中分、韩式括号、韩式三七分,参赛者们必须要为自己加入某一个群体而做出改变。就像那股令人无法理解的杀马特崇拜潮——“我要做杀马特并不是因为我的适合杀马特,是因为杀马特的人生是我信奉的人生”。
◼︎ 韩国练习生式刘海总汇
—
男人们的额头前,正演绎当代的花式人设
想象一下,如今当你迎面遇上一个陌生男性时,在仔细看清他的五官衣着之前,凭额头或几撮毛发就能基本粗粗判面前人的人格类型——中分括号刘海基本走韩国练习生系;一刀平或锅盖头是玩偶系或搞怪系;圆寸是“对自己样貌不自知或很自信”的运动系;一律后梳的大背头或油头是沉稳或盼望沉稳的职业精英......
◼︎ “完美男主角”刘海
◼︎ “李狗嗨”大律师刘海
◼︎ 出演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而“被刘海耽误的美男子”Ezra Miller
◼︎ 以及,2016“年度刘海”
一直以来,发型就等同于人设。
站在镁光灯前的男明星们擅长通过改变自己的发型来彰显自己的人生历程——放下刘海是乖巧亲切的暖男,梳到后面就是霸气的成熟男人。
不光是他们,通过操纵这一小片刘海,男人已经足以影响着人们的观感,把客观印象引向一个更适合他们现阶段路线的“品牌形象”之中。就像十多年后,你不会再看见留着盖住眉毛那么厚刘海的Bieber,而是一个露出纹身,头发后梳的青年人——这其实是漫画家们为了区别笔下男主暴走前和暴走后、少年期和青年期所运用的角色塑造技巧中最方便、成本最低的一种。
只不过,眼下并不是一个所有人追求同一个偶像的时代。在话语权越来越分散的当下,每一个爱好者群体中,二次元、运动族、直男、韩系、日系、古着、宅、街头、职场、油腻中年、佛系......都拥有属于自己族群的发型、衣着、惯用物品暗号。隶属于这些小圈子里的人们也乐于为自己的一切贴上意义鲜明的标签。由此导致选择太多——撩起或放下刘海,业已成了年轻人乐此不彼的一种新游戏。
最后,让我们能够议论得津津有味的,除了一款发型在一个人身上的实际美丑,还是刘海背后那个人为自己定下的那个人设。他,有没有在努力演好这个角色?
“来说说你眼中男人们的刘海和人设吧。”
图片设计 白 / 内容编辑 佳辰
正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