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歌词的人那么多,凭什么只有 Bob Dylan 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Bob Dylan的作品丝毫没有学院匠气,没有道德斡旋,没有流俗元素,也从未讨好观众。他的词作精深、关怀恳切、思想超越了时空界限,从来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在任何一个时代,曾达到他那样的影响力。这个奖项花落 20 世纪下半叶最棒的诗人,值得喝彩。

Music,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Musician, Performing arts, Music artist, Microphone, Song, Concert, Event,

昨晚,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归属终于揭晓,时隔 23 年,瑞典学院终于再一次将桂冠颁给了美国人。不过这一次最终得奖的不是呼声甚高的多产美国小说家欧茨,不是刚出新书的东非作家恩古齐·瓦·提安哥,也不是热门中的热门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更别提万年陪跑村上春树了,瑞典人出人意料地把这个年度文学大奖颁给了美国音乐人 Bob Dylan,以表彰他“在美国歌曲的传统内创造了新的诗性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ob Dylan 获得诺奖的消息一出,世界文学评论界一片震惊,甚至有人公开表示“(Bob Dylan 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最糟糕的一个诗人。也许他是足以拿下格莱美的音乐家,但绝不是最先锋的诗人。”但震惊之余,表达赞美的人也不少,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觉表示“狂喜”:“在卑鄙之人横行、悲伤突如其来的世界,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以《撒旦诗篇》、《羞耻》而闻名的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也一脸喜色:“从奥菲斯(Orpheus)到法伊兹( Faiz Ahmad Faiz,巴基斯坦诗人),歌曲和诗歌从来都是紧密相连。Dylan 完美继承了吟游诗人的传统。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是非常棒的选择。 ”

Guitarist, Musician, Guitar, Musical instrument, String instrument, String instrument, Music, Music artist,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75岁的 Bob Dylan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点

严格来说, Bob Dylan 捧获大奖也不算太离奇。他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获得者中赔率不低,小说、自传也早已问世,其音乐作品传唱之广、影响之大、词作之精良声名远扬,出版社印歌词集都赚得盆满钵满,“民谣诗人”的称号都叫了五十年了——当然,这年头,用“民谣”来限定 Bob Dylan 未免太狭隘,用“诗人”来夸奖 Bob Dylan 未免太俗气。

而《纽约时报》的著名乐评人 Bill Wyman,早就对着瑞典皇家科学院隔空喊了三年话:为什么还不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 Bob Dylan?他理直气壮地认为,现在我们看来是夺奖热门的那些大师:菲利普·罗斯、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等,别的不提,在他们发表处女作的六七十年代,有谁的文字影响力胜过 Bob Dylan?

不要用民权斗士这种陈词滥调定义他,Bob Dylan 属于任何时代

Bob Dylan 毫无疑问是个音乐传奇。《滚石》杂志评选出的百大音乐人中,Bob Dylan 以压倒性的优势位列第一。《滚石》的编辑 Andy Greene 写道:“无论任何时代,Bob Dylan 就是我们心中毫无争议的第一。

Photograph,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y, Leather jacket, Leather, Jacket, Monochrome, Smile, Portrait, Style,
Guitar, Musician, String instrument, Musical instrument, Guitarist, String instrument,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s, Music, String instrument accessory, Jazz guitarist,

Bob Dylan 已然跃升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作者之一

出身明尼苏达州希宾的他并没有从小展露天赋,1961 年来到纽约之后,他创作出了改变整个音乐产业的民谣。此后便是他著名的“摇滚转向”,1965年第五张专辑《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Bob Dylan 率先大胆采用电吉他,改头换貌,从而引发了一场民谣摇滚的革命。

托德·海因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中,选用六个演员饰演不同精神层面的他,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便是新摇滚时期被民谣观众赶下台的那个 Bob Dylan。如今这位伟大的创作者写就了 600 多首歌,发行了近 50 张专辑,乐风包含了民谣、摇滚、蓝调、乡村和福音,无所不包。他是世上少有的,年届六七十,依然能创作出比肩青年巅峰状态时期作品的音乐人。

Music, Performance, Entertainment, Guitar, Musician, String instrument, String instrument, Event,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s, Performing arts,

Bob Dylan 和琼·贝兹,他们被后来者推崇为 60 年代民权运动的标志

Bob Dyla n的音乐生涯和他的政治关怀紧密相连。1963年8月28日,他和当时的女友,“民谣女王”琼·贝兹参加了著名的“进军华盛顿”这场大规模的民权运动游行,一同演唱了《Only A Pawn In Their Game》与《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这两首歌曲。正是在这场游行中,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这场运动也让 Bob Dylan 被加冕为音乐界的民权斗士,《答案在风中飘》更成为传唱四海的民权金曲。但随后他的个人理念与不少左派产生分歧,加上拒绝被偶像化,拒绝与嬉皮士为伍,拒绝被运动所牵绊、被意识形态绑架,他毅然在风口浪尖退出了民权运动。

但就像他接受紧急国民委员会授予“自由奖”时所说,他是一个独立诗人,从未停止以自己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1997 年,大病初愈后的 Bob Dylan 以精选集《The Best Of Bob Dylan》重返歌坛,他的作品历经时间的洗礼,沉淀为了美国社会演进历史的最佳纪录。

他驾驭语言和意义,堪称摇滚界的“桂冠诗人”

Bob Dylan 的词作水平无可争议,对于诺奖归属,人们的最大争议恐怕还是,为什么要将文学奖颁给一个音乐家?

在各大媒体的通稿中,依然用“歌手(singer)”、“歌曲创作者(songwriter)”或者“音乐家(musician)”来称呼他。关于 Bob Dylan 的身份究竟是诗人还是音乐家的问题,2013年时,美国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 FrancineProse 和 Dana Stevens 就在媒体上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y, Monochrome, Room, Monochrome photography, Sitting, Style, Art,

一方面,Bob Dylan 确实是以音乐家的身份进入大众的视野,有学者以古希腊的荷马与萨福类比,认为吟游诗人行走在文学的源头;以乐府词和宋词元曲举例,歌曲和诗歌从来是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他的词作中浪漫主义底色、法国象征主义倾向、13世纪意大利诗歌特征、意识流与英国民谣词句,杂糅出复杂的文学色彩,第一人称独白与第三人称叙事交替出现,时间的横流与纵切延展想象的空间,他驾驭语言和意义,堪称摇滚界的“桂冠诗人”(当然他本人也拒绝这个标签)。

当 Bob Dylan 革命性地在摇滚乐或民谣歌曲加入他波西米亚式的政治构想时,他面前广大的听众群确实开始重新思考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换个角度来说,“创作”这件事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应脱离固定的范畴来讨论,所以《Visions of Johanna》让人想起布努埃尔的电影《一条安达卢西亚狗》,《Just Like Tom Thumb’s Blues》让人想起波拉尼奥的诗歌,《When I Paint My Masterpiece》让人联想到E·M·福斯特的小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拒绝任何标签,拒绝扮演自己,也拒绝成为任何社会希望他成为的人

Guitar, Guitarist, Music, String instrument, Musical instrument, Musician,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s, Acoustic guitar, String instrument, Jazz guitarist,

Bob Dylan最著名的一张肖像

在 Bob Dylan 自传《编年史》中,他曾将自己定义为“ a poet musician ”,但是善变的 Bob Dylan 此后又在不少场合公开拒绝“诗人”和“音乐家”两个标签。事实上,谁也猜不透狡猾的 Bob Dylan,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拒绝一切标签,“犹太人”、“中产”、“民谣歌手”、“摇滚歌星”、“民权斗士”、“社会运动家”……面对媒体永远玩世不恭的 Dylan 再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谁了,本质上,他拒绝扮演自己,也拒绝成为任何社会希望他成为的人。

大概诚如阿甘本所说:“那些与时代太过于一致的人,那些在每一个方面都完美地附着于时代的人,不是当代的人。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无法目睹时代,他们无法坚守自身对时代的凝视。”

恐怕我们得赞同前人得出的结论,跳出身份的拘泥:“他完全不是像阿图尔·兰波或者瓦尔特·惠特曼那样的天才。他究竟是音乐家还是作家?恐怕只有一个答案:他是 Bob Dylan。”

Hair, Hairstyle, Headgear, Collage, Facial hair, Moustache, Art, Hat, Beard, Fashion accessory,

在托德·海因斯的电影《我不在那儿》里,凯特·布兰切特 、本·卫肖 克里斯蒂安·贝尔 、理查·基尔 和希斯·莱杰分别扮演不同侧面的 Dylan

还有另一个我们必须承认事实:诗歌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早就不处于中心地位了。那些欢欣鼓舞于 Bob Dylan 获奖的人,正是感激他的流行。也许有人从不读书,但很少有人从未听过 Bob Dylan 的歌。

人们对他如此着迷,马丁·西科塞斯为他拍摄了近四个小时的纪录片《No Direction Home》,托德·海因斯的《我不在那儿》让当代影坛的一线演员塑造他的六个立面,为他疯魔的人写了一本厚厚的《迪伦学家》,更不必说他的“Never Ending”巡演门票有多好卖。倘若因为他的流行而拒绝颁奖给他,恐怕又要陷入老生常谈的“ High Art 和 Low Art ”之争。他也许不是学院认可的那种诗人,但他的作品多少把文学和文学性的思考带入了人们的生活。

Hat, Fedora, Fashion accessory, Headgear, Bowler hat, Costume hat,

诺贝尔先生定下的文学奖评选标准,是把奖项颁给“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最具理想主义作品的人”。而 Bob Dylan “他的作品丝毫没有学院匠气,没有道德斡旋,没有流俗元素,也从未讨好观众。他的词作精深、关怀恳切、思想超越了时空界限,从来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在任何一个时代,曾达到他那样的影响力。”(乐评人 Bill Wyman)这个奖项花落 20 世纪下半叶最棒的诗人,值得喝彩。

把文学奖给 Bob Dylan,瑞典人改变了游戏规则吗?也许并没有。真正需要改变、需要刷新的,是我们对于文学的认知,对于鉴赏的阈值。而诗人不在乎奖项的评选、文学的规则,他的创作从来都在回家的路上。也许我们该感谢时间,Bob Dylan 尚未敲开天堂的门,诺奖的门先打开了。

撰文:顾草草 编辑:费斯基

本文来源:ellemen.com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