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于丹暌违三年后,对于人生、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对于生活的再度思考。该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许川和于丹进行了一次新书对话交谈。
许川:您向给我们分享一下这本书是如何写就的,为什么写这本书。
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大家也知道,这个是苏东坡的一首词《浣溪沙》里面最末的一句,这个是他在被贬黄州之后,第四年迁到汝州的时候写的。那个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像许川说,很年轻的时候,特别爱喝咖啡,我那样时候作为中文系的女生,夜里面熬夜写东西,大杯喝咖啡,看着人家大人喝绿茶,觉得那么淡的东西有什么味道?那时候茶入口,完全像白水一样,而且呢,再有就是运动完,跑完跳完之后开始喜欢喝可乐,喜欢喝那种带着气泡的,特别浓郁的碳酸饮料。觉得那一切浓郁就叫做味道。什么是中年,中年是知道清欢的味道是什么,就是你终于有很多的轰轰烈烈,繁华过尽之后,知道人世间会有很多的跌宕起伏,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并不尽如人意。但是《老子》里面说得好,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人呢要把这种“无事”也当做一种事情去过,然后人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人间至淡的味道,你能回味出他的真味、隽永,这可能就是一种成长吧。
所以,《人间有味是清欢》写的都是拉拉杂杂很琐碎的心得、感受,就像许川说,一开始比如写《论语》的心得,《庄子》的心得,包括中国的古诗词,其实都是把经典的东西跟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去讲一种心得感受,但是人终究是要过自己的日子的。然后你会有这样很多感受,就是什么才是人间真正的有味呢?有的时候就像后来为什么我们渐渐学会品茶一样,就是它不反酸,入口不甜腻,但是它能够回甘,它有一点点淡淡的隽永。所以大家看到这个书会看到我写的特别淡的故事。比如我一开篇写台湾的王先生,就是特别成功的,我在奥克兰认识的大商人,他们夫妇俩为了等我,飞回台湾,结果在家里面就是给我做了一碗牛肉面,但是这碗牛肉面他们两口子没有用任何的帮忙的人,提前三天回去,夜里就开始炒那个配的酸菜,要用冰糖腌起来,提前两天买牛骨,炖那个骨髓汤,要把汤吊得浓浓的。提前一天去买牛的板筋,要把筋炖得烂烂的。然后当天开始炖牛肉。我进去先生给我调咖啡的时候,太太才开始下面。就是折腾了三天,不过为了一碗牛肉面。其实这是我今天蛮怀念的那种生活方式。
我是北京长大的孩子,我是在我姥姥家的大院里面长大的,当时正好是文革刚刚开始的时候,父母都下放了,所以我小的时候过的日子就是老北京朴素的人情在手工中传递的温暖。比如我姥姥包点粽子,我跟表妹就要给别人家送,煮盘饺子,那个时候觉得一盘饺子自己家里吃,这是吃独食,是不地道的,没人监督你,也不可能自个家吃第一盘饺子,肯定给别人送去。别人家哪怕给你抓把花生、瓜子你也都会端回来。但是呢,这么多年,我们觉得就是那个城市化的进程让高楼大厦越来越起来了,但是人跟人的关系,有的时候因为匆忙就会冷落、疏远了。我就想起来小的时候这种温暖的手工时代的记忆,在今天看起来这就是人间的清欢。
其实,我的姥姥已经故去了,我的舅舅、姨妈,当年跟我一起生活的人都已经故去了,连我的父亲都辞世了,我现在在生活里面寻寻觅觅,再见到这样的愿意用三天时间给朋友亲手做一碗牛肉面的人,我就会觉得,这是把人间寻常日子过出了真正的味道。那所以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就是写到了,开头写了一个场景,就是他们家阳台上,他突然问我一句话,他说一个月之前的今天你在干什么呢?我想不起来了,我现在如果问大家,一个月之前,这个此刻,12月6号你在干什么?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清楚记得自己那个下午是干什么。
许川:还有人说今天是几号?
于丹:对对对。而且你会说这去年的事情了。我说我不记得。王先生说,十天以前的今天你在干什么?我勉强想,好像在某个城市能想起来,但是干什么做不起来。他说三年前的此刻干什么?我想想好像是收拾行李准备出差,但是没有细节了。然后他说,我们生命中大部分时光过去了我们就不再想得起来了,我今天之所以做了这样一碗牛肉面,就是让你记得,今天你坐在我家的阳台上看夕阳,看夕阳怎么一点一点暗下去,而那个牛肉的香气,他太太刚刚切的水果的香气都缭绕在你的身边,那种色彩、那种温度、那种气息,那个时刻,这是镌刻在你生命里的。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们都去追求轰轰烈烈的成功吗?我们都去追求一个颁奖的时刻,一个掌声雷动的时刻吗?那些东西太稀罕了。我们能够记住的时刻,大概就是人间的清欢。但是这点清欢能不能跟生命结缘,你自己是不是能把生活“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那点小小的味道调出来。
所以呢,这本书的结束是用的我跟星云大师的一个对话。其实我第一次去佛光山的时候就是这样,星云大师请我吃饭,上来第一道是白瓷灌里面浓浓菌子汤,怎么会有这么香的汤呢?星云大师淡淡的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出家人既不煎炒烹炸,也没有浓油赤酱,无非就是几种菌子而已。我说不可能啊,菌子怎么可能这么香啊?他说我们出家人有的是时光,用时光把食材本身的味道调出来就是如此。别看这四五种菌子,从昨天晚上就要吊这个汤,要隔多久,快在融化的时候再放一种,这样一直到临出锅前,炒一把白芝麻,把它研碎了,再把它汤的香气一下调出来,这里绝没有味精,也没有浓油赤酱。那个时刻我突然特别感动,我就想,人家说我们出家人有的无非是时光,用时光吊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而我们今天的快餐时代,我看到这么年轻的记者朋友,我老想起来,因为我是教传媒的,我的学生很多都是20几岁,30出头,就是蛮拼的年纪,都是要吃快餐的,手里抓着快餐,一律都是炸过的,都是撒辣椒的,我们的味蕾为什么会很粗呢?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的日子过得太快了,太忙了,太赶了,所以我想能回到清欢的味道,即使在忙碌的位子里。我也很忙,我希望忙的时候心还在,中国字写出来蛮有意思的,大家看很多心字底,竖心旁的字都是代表人的内心,如果是亡心呢?就是忘记了吗?就是你的心逃亡了,心不在这儿了,你就彻底的忘了吧。那大家再想想,亡和心另一种组合方式,竖心旁一个亡,就是忙吧,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状态了。所以忙和忘是因为事,很多人说我忙忘了,所谓的忙忘了就是心已经不在那儿了。我想,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怎样还能感受到人间的清欢,所以我愿意把我经历一路的小故事都记下来,这里面没有什么大道理,无非是用故事跟大家的分享。
有些人可能跟我说,我怎么能够那样,我为什么感受不到这个,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一个缘分,是你接受也可以,或者你否定他,就是你遇见也可以,或者你错过他。或者是今天的错过,然后三年以后的遇见,这一切一切都无妨,它只不过就是一个清静寡淡的人间滋味,我尽可能把它摆在那儿,作为新年年初给大家的一个礼物。
首度讲述成长经历
作为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对《论语》《庄子》的解读,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的生存智慧。相较于以往作品多关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于中国人生命的意义,在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于丹则紧密联系个人成长经历,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用深情的笔端向人们分享她人生路程中的美景,解惑答疑,体会生命流逝中的温馨与感动。
于丹表示,如果说“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千年前的苏东坡在经历人生几度起伏之后的体悟,多少带有些消极避世的况味,那么,自己以此来作为新作的书名,同样也是在记录自己一路走来所体味到的生命真意。不同的是,她所体味的“清欢”则是一种遵循本心、回归清朗的人生态度。就像自己年轻的时候,熬夜写东西,喜欢大杯喝咖啡,那时候清茶入口,完全像白水一样,看着人家喝茶,总觉得那么淡的东西能有什么味道?那时,运动之后喜欢喝带着气泡的特别浓郁的碳酸饮料,觉得那一切浓郁就叫做味道。人到中年,当你终于有很多的轰轰烈烈,繁华过尽之后,才知道人世间会有很多的跌宕起伏,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并不尽如人意。但是《老子》里所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然后人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人间至淡的味道,你能回味出它的真味、隽永!
因此,她在书中写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所有含蓄婉转、深沉内敛的事物,都只是为了更好地沉淀,洗尽铅华。如果有一天,当你踏遍岁月千山万水,尝遍世情风霜百味,依旧可以回到最初的明朗、清白,则为真正的朴素,真正的清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从《百家讲坛》主讲人,到电视文化学者,再到千万级畅销书作家, 对于自己的种种身份,于丹表示,她更愿意称自己为“行者于丹”。
她说:“境无好坏,唯心所造。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可以选择悠游自适;面对繁忙的工作,我们可以学会乘物游心。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也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也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不懈精神追求的原动力。”
为此,她选择了行走,从西子湖畔,到大漠敦煌,从宁静古城到国际都市,她把一路走来遇到的人和事流诸笔端。于丹表示,人一直都是在路上的,所谓的行万里路,人走过万水千山,你才能够邂逅不同的风景,邂逅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后的坐标是邂逅真正的自己。
于丹说:“城市把人们聚在一起,却又用钢筋水泥把人们牢牢地隔开。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我们要练就一颗波澜不惊、不偏不倚的强大心灵,才足以抵御一切外来的侵扰。”在她看来,生活中的困惑是常有的,解决一个,又来一个。有些“惑”,一时半会儿解不了,要去参悟,在生活中去参,在时光中去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是常有的,否则,理想就失了珍贵,现实就少了无奈。于丹始终相信,执着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就像她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另据出版方介绍,书中所有插图都是于丹在旅途中拍摄的,可能不专业,但都是用心撷取。
《人间有味是清欢》平封
以小见大,体味生命真意
相较于以往作品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生命的意义,在新作《人间有味是清欢》中,于丹紧密联系个人成长经历,从生命、成长、幸福、闲情、行走、流年六个部分与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书中延续了于丹作品的独特风格,细腻宁静、娓娓道来,以小见大,意味深长,处处引经据典,化国学经典于现代语境之中,语言妙趣天成,字里行间,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带给人们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人间有味是清欢》书籍
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的细腻,也有着学者的严谨,简约而不失意味 灵动而不失亲切,一本书、一杯茶、一碗牛肉面、一座城、一个节日……在她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生命,故事鲜活温馨又富有哲理。针对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和人生困境,于丹聊人生,谈幸福,讲传统文化,品古典之美,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独享一份宁静,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