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wise公司设计生产的“宝藏号”(The Treasure)满载巨型钻井配件准备从青岛启航向巴西出发。
在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下,廉价劳动力吸引着众多发达国家的公司将“产品生产线”安放到横跨大洋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因为如此,跨洋货运也成为了贸易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范围内众多海洋货运公司应运而生。
Dockwise是一家成立于1993年的重型海洋运输公司,前身为“美游艇运输”,后被Boskalis公司收入旗下。早在收购前,Dockwise就以巨大的重型运输船和运力闻名世界,而在收购后,Dockwise更是开发出了自己的巨型王牌运输船——Dockwise先锋。
在“Dockwise先锋”问世之前,“Blue Marlin”号一直是该公司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重载船,然而随着石油这个战略资源在全球的重要性飙升,对于各种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运输,“Blue Marlin”的运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2011年,耗资2.4亿美元,总长275米、宽70米、深15.5米、载重11万吨的全球最大半潜船“Dockwise先锋”在韩国由现代重工承包设计制造。11万吨的巨大运力让其他重型运输船7.5万吨的运力变得完全不够看,而最引人瞩目的是“Dockwise先锋”因为没有艏楼,所以运输货物不再受到长度的限制;同时由于其舱面船室主要设在其船体外,因此可以运输70米宽的货物。而这样的特性也让“Dockwise先锋”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重型海洋运输船,更是最佳的海上钻井平台运输船。
从2012年10月7日成功下水到现在,“Dockwise先锋”已经承接了不少的工作。“Dockwise先锋”的第一份合同便是2012年年底将雪佛龙能源公司的杰克圣马洛平台从韩国运往美国墨西哥湾。2014年更是承接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运输业务,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新型的Cat-J钻机运输到Gullfaks和Oseberg进行生产钻探。新的平台将能够在水深70米至150米运行,打井下降到一万米,同时体积也是大了不少,所以“Dockwise先锋”也成为运输这一新型钻井平台的不二之选。
事实上,真正让“Dockwise先锋”闻名于世的除了它巨大的运载能力以外还有公司的钻井平台组装业务。钻井平台被装载到船上时还仍旧是个“半成品”,而达到了目的地以后,Dockwise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则就地进行钻井平台的组装。对于Dockwise在货运之外拓展的“组装服务”让人瞩目。事实上,它所带来的意义可能远不止于海洋货运业,可以试想一下这种运输之外“多做一步”的服务如果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中,那很有可能是陆路货运的装配服务;为你组装电脑、家具的快递小哥;甚至再想远一点,也许有一天你可以在网络上购买各种食材的同时,指定好各位星级大厨来为你上门服务——当然,前提是你得足够有钱到可以享受如此高端的服务。
回到现实里,今年6月Boskalis公司宣布他们已经开始研制新的超大型V系列重型海洋运输船(HTV)。
Boskalis首席执行官表示:“Dockwise先锋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应”,而新研制的船舶将会在FPSO(浮式储油卸油装置)和FLNG(浮动液化天然气)市场继承“Dockwise先锋”的势头,取得更多的增长。
这项声明意味着他们在“世界最大”这件事上将要继续保持优势好一阵子,同时也对各种能源市场进行更深的挖掘。可以想象的是,在未来这些以建造“海上移动城堡”闻名世界的公司们很有可能会造出一座海上的移动能源城市。那时候,也许就是能源公司洗牌的时候。
Dockwise员工于停靠在澳大利亚“天鹅号”(The Swan)上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准备齐全以应对高难度卸货过程。
船只停靠于澳大利亚海波因特海峡(Hay Point)后,船长正与船员们探讨卸货流程中的安全隐患,以确保万无一失。
“ 蓝枪鱼号”(The Blue Marlin)最后检查完毕,正在准备打破世界纪录的14艘驳船同时卸载作业。
准备启航离开南通前往澳大利亚的FSP102上,船员正在进行最后的绞车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