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戴小蛮、叶晓萍 编辑:王路阳、赵颖 妆发:吕燕、WILL WONG 、MARK IP @HAIR SALON 摄影助理:STAR
纪翔
一个经纪人的自我修养
摄影:SANDIAGO BARRIO
纪翔 前李冰冰经纪人,北京时代万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一个怀揣电影梦的经理人。
面试时给我的第一条建议,要我剪去入行时特意留的长发,大学毕业之后觉得演艺圈应该是这种状态,就应该是特立独行,但其实真正的经纪人要“规规矩矩”。
● 我入行的第一家公司是九州亚华演艺经纪公司,比华谊兄弟还要出名,当年的陈好、李亚鹏、许晴都是那家公司的。那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注重宣传,但是你的宣传都打不到点上,我们在办公室就说,怎么每天新闻上都没有我们公司的艺人,都是华谊的艺人?我当时觉得,虽然当时华谊牌子不大,但有三大经纪人王牌之一的王京花,我觉得这公司值得去。
● 一开始,花姐就分我去做宣传,可我当时是应聘经纪人的,总觉得宣传比经纪人低一个档次。但花姐告诉我:不懂宣传,就不懂得做经纪人。
● 我赶上好时候,我们那一拨人成长得最快。那时花姐愿意亲自带人,每周例会上用心良苦地将所有经验,包括怎么谈判以及行业的信息一一分享。例会就成了一个平台。
● 工作密度大时,我永远穿插在电影拍摄、商业广告、活动、公益项目等中间。每件事你都得处理,每件事都套了十件小事,随时根据事情所属体系的不同切换,来面对不同的人说话、做事。有段时间魔障了,床单上全有笔印,因为在半睡半醒间时常想起某件事,竟习惯性地拿支笔在床单上画。
● 我们都没有生活,最夸张的经历曾有连续340天在天上飞的记录。即便工作在国外,连时差都不用倒,直接开始工作,然后在飞下一个国家时补觉。我比较习惯高强度工作,我就是被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锻炼成好的经纪人。
● 一个艺人的综合价值分为:作品、商品代言、公益三部分,前者是她的专业,要靠她自己创立起来,后两者则靠经纪人来大显身手。
● 一个艺人在演技、商业上有了更多发展之后,还需要美誉度的提升,能加分的就是公益事业。公益会让整个人变得更柔软、更完整,会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你,公益也是品牌经营中有效的平衡方式。
●演员到明星再到品牌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这过程中一定有很多东西在为你背书,电视剧、角色、项目,只有背书才会让你变得更加有力量。
● 在我们努力运作之下,国际最知名的NGO组织之一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李冰冰作为“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中国区推广大使;之后,她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全球大使、国家环保部门编外人员的身份出席哥本哈根会议,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颁奖,并完成5分钟的英文演讲;她又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合作,成为气候组织“百万森林”项目亚太区推广大使……这一路走得坎坷,但每一步踩得很踏实,你说仅仅团队力量未必,李冰冰本身很有责任感,她也很勤奋。
● 我、李雪、李冰冰是铁三角,我们永远在讨论工作,也有吵架但永远不是为钱,我们的价值观趋同,争吵一定是因为某件事情对品牌的增值空间有多少。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拼命。
● 2013年,我正式告别李冰冰。分开时,大家都哭了。十年了,大家在一起真处得如亲人一般,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真的不舍得离开。
● 2011年,我就开始尝试自己做公司,我今天还立在这,就是我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要开展另一段旅程,这样人生才完整。我用资源将自己真正从外围导入到河里去,这才是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 我和李雪这一代经纪人的路很难被复制,因为在那个年代,媒体远没有现在发达,传统经纪没有艺人品牌化的概念,为了节约成本,一个经纪人甚至可以带六七个上线艺人,大密度的流水作业必须使得经纪人是多面手,经纪、宣传、商业、公益一把抓。行业专业化、细分化的今天,经纪人很难有机会做到全面开花,除非赶鸭子上架。
周优根 Kim
有时拎包穿鞋,有时像国家安保人员
摄影:杨彦
Kim 中文名周优根,生长于台湾,创业于香港,现为Angela Baby和熊黛林的经纪人,也是她们的幕后推手。
●我是一个很喜欢漂亮东西的人。我喜欢看上去漂亮,做事情漂亮,里外都要漂亮。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舞台上,在不同的角色中,每件事情都要完美。
●我的经历是从高雄到台北,再到香港。最早,我当了几年模特,算不上很职业。模特的生活很特别,需要去经历面试一轮淘汰,然后才可以获得报酬,每一个工作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回来。所以我知道模特最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工作,二是安全感。
●说到工作内容,其实我第一天做的,和现在差不多,就是很努力地把我的模特们推销出去,努力告诉全世界我认识的客户,我的模特有多专业。
●刚开始做模特经纪的时候,香港最流行的是日本、韩国和本地模特。但我觉得国内的女孩子很漂亮,条件不比她们差,就从国内找来模特,结果其他公司就说,Kim他们家都是找“大陆妹”。结果我们很争气的,刘丹和熊黛琳都做得很好,从那个时候开始,其他公司也找内地女孩,有时还跟我抢人。
●现在公司的同事都跟我很长时间了,平均都是七年以上。他们都知道我的方向是什么,比如,低俗的工作不做,低俗的人也不要进我的公司。每一个想要跟我们合作的人,我一定要观察他的人品,如果签约以后发现人品不好,就解约,干脆利落。
●不管是艺人也好,模特也好,我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你每天出来一定要漂亮,不管是在街上或者是工作,因为这是你们的工作。但漂亮不一定是穿名牌,只要简单、舒服、干净就可以了。经纪人也不一定要拎名牌包,只要形象是很舒服、很职业的,就可以了。
●Angelababy在时尚圈的地位还蛮高的,但她在电影界才刚开始,我要为她找一个平衡点,所以你看她一开始出道,电影都不是太差的,这个也是要经过计算和斟酌的。
●我跟模特或艺人聊天,不会说谎话,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些事不能做到,我也会告诉你。Angelababy出道时年纪小,当然有过反叛期。我是这么应对的,你要反叛,没问题,我就让你试一下。但是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喊停。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跟熊黛琳住同一个小区。因为她常常没地方吃东西,只要一出去,就被狗仔队拍,所以就来我家吃饭,一吃就是好几年。我从来不觉得被她打扰,反而要谢谢她,我们家的佣人煮饭煮得那么难吃,都能忍下来。我们关系很简单,工作时间是搭档,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像家人。
●她们的私生活我不想管,因为每个人都有私人空间,但是如果私生活影响到工作的时候,我就会提一下,要注意什么。我觉得我的艺人都还蛮好的,这些事情都不严重。我也不需要什么事情都去知道,但是,一旦有状况,就要告诉我,让我知道你们是安全的。
●我跟她们的关系当然是很亲密的。我忙的时候,她们会带我两个女儿去游泳,去迪斯尼玩。她们忙的时候,我就像她们的妈妈,看看今天要穿什么,哪个司机接,就是从小到大的事情:合约,谈事情,或者是没有饭吃,衣服够不够穿。如果她们出了状况,我就会去帮忙,她们也是一样。我没有刻意做这些,只是和她们培养出了感情。
●我觉得经纪人帮艺人拎包是小事。如果她现在不方便,不要说拎包,鞋子我都会蹲下来帮她穿。假设现在天气冷,她要拍照,必须要把外套脱掉,拍完再穿起来,那我要第一时间保护她。必要的时候,我还可以是个保镖。
●每天,我的脑子里只有工作,像雷达一样把所有事情一件件扫过去。但有一些特别重视的事情,却是我放进脑子,没有去做的,比如说大女儿有一年跟我说要去外国念书。当时我只是放在脑里,没有去特别理会,直到她确定要走的前一个礼拜,我突然想起来,才开始伤心。
●我们这个职业跟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的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是大家好奇的对象。我不爱八卦,比如朋友亲戚在聊天,我永远不会跟讲类似“我今天跟谁谁谁去哪里了”、“明天又要和谁谁谁要去干嘛”之类的。有些亲戚会问:“那个谁谁谁和谁谁谁是不是男女朋友啊?”我也不会回答。就像在国安部工作,被问到关于工作的问题,绝对不能不回答。这就是职业道德。
周静仪Emily
柏芝儿子叫我“契妈”
摄影:杨彦
Emily 张柏芝经纪人,中文名周静仪。因为陪伴张柏芝14年,并且是张柏芝两个儿子的干妈,圈内人又叫她“契妈”,即广东话中的干妈。
●我本来和娱乐圈没有半点关系。上世纪80年代,我和家人移民去了加拿大,大学读的是经济学和统计学,第一份工是在银行坐办公室。因为我和柏芝一样是双子座,喜欢不同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又活泼好动,就觉得加拿大没意思,想回香港看看。在香港,我进过投资公司,也在中学教过书,但还是性格的原因,没法朝九晚五乖乖上班。没多久,就有朋友喊我去唱片公司帮忙做幕后。那家公司就是滚石,当时是1995年,唱片业最火的时候,滚石和宝丽金拼得很厉害。我觉得这个行业前景不错,又好玩,就留了下来。
●在兄弟姐妹中,我排行第六,本该是被照顾得最多的,但我一直很独立,从小到大的事情都是自己决定,看事情的眼光比较准。从唱片业出来后,我到了“中国星”。当时电影业也很兴旺,公司要做新人训练班,由我负责。一路下来,我基本上知道谁会红,谁红不了。
●柏芝进“中国星”的时候才二十岁。之前我看过关于她的新闻,心里想:那个女生好麻烦,谁带她谁倒霉!结果公司让我来带她,我说不行,我没有耐性,想法不同的时候容易起冲突。但公司当时人手不够,我只好先带她一阵子,结果一带就带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我常常跟她说:“是不是我欠你的?”她说:“对啊,对啊,你前世可能做了什么事害我,今世你要回报我。”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天跟柏芝工作是2000年3月23号,去参加电影《十二夜》的首映礼。第一次带她,我就觉得她很像我年轻的时候,蛮任性的。但也能看出她身上简单的部分,其实她是性情中人。
●这些年,柏芝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她现在年纪大一点,又当了妈妈,脾气也慢慢改变了,做事情之前会想一想,没那么冲动。但她还是和以前一样讲义气,就算不熟悉的人遇到麻烦也会去帮。其实她心里很清楚,有些人是为了某些原因才接近自己的,但她无所谓,大家开心就行。
●经纪人和艺人肯定会有想法不同的时候,会起冲突。但柏芝的优点是每天都会反思,想想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以后可以改一下。我本身也不爱啰嗦,所以她做错什么我不会讲太多。这也是我们能相处那么久的原因。
●带了柏芝14年,发生在她身上的有那么多事情,我基本都和她一起经历,所以感情真的不简单。最难的一次是她离婚。当时很多事情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我都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又有什么变数。那一年还要面对很多工作,还有媒体和她的家人,我根本没时间去想自己会不会垮掉,只知道必须在她身边,每一天的每一件事都要沟通,这种状态维持了一年。
●但是,事情再多,再复杂,我也不用吃安眠药,每天要睡的时候就睡,第二天起来再想,不会失眠。我觉得这是因为我性格好,不管事情发生得多突然,多难解决,我都会去面对。
●我和其他经纪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不仅管工作,还要融入她的生活。所以我和柏芝简直像“连体婴”。她家的佣人也由我来管。但我的原则是,工作上我有决定权,家事上我不给意见,只帮你处理事情。
●很多人可能觉得娱乐圈多姿多彩,经纪人也常常跟艺人出去玩,很开心。这样说的人真的不了解娱乐圈。经纪人要面对很多压力,不单是安排工作,工作有时会有突发事件,你就要马上去解决,经纪人的脑筋要动得很快,事情发生第一时间要怎么处理。如果你要当经纪人,性格一定要果断,我自己的性格比较独立,所以都能搞定。
●我不是那种高调的经纪人,吃穿打扮都很随便。但我对艺人的要求是,你平时可以低调随意,但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要像个巨星,就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你的职业的一部分。
●作为经纪人我给自己打70分,因为我还是比较谨慎挑剔,很多工作都要想清楚才接,在某个程度上可能会减少了艺人的收入。我也不知道这对还是错,每个人观点和角度不同吧。
●在这个圈子里,每个艺人身边都有很多人进进出出,一定有人说闲话。但我们的关系完全没危机,我们很相信彼此。现在人人都叫我“契妈”,其实我只是柏芝两个儿子的干妈。因为广东话里“金饭碗”又叫“上契”,所以这两个男孩子是要养我一辈子的。
纪茹璟
从艺人到经纪人
摄影:SANDIAGO BARRIO
纪如璟 前知名歌手,唐嫣经纪人。30岁时成为某音乐网站负责人,之后,在橙天娱乐面临危机之时开启经纪人事业。
●30岁那年,橙天娱乐想做一个音乐网站,需要一个对音乐、对音乐行业都特别了解的人。于是找到我,不停游说我试试。我经不住游说,也想试试不一样的人生,没想到我的职业生涯从那一刻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最多时,我带过近二十个艺人,唐嫣、黄义达、乔任梁、李念、高露。当时,橙天面临着全部是新人的尴尬局面,而我正式从那时开始转做艺人经纪的。
●电话里,我会自我介绍。很多时候别人会问我,你是唱歌的纪如璟吗?我说是啊!这就成了一个不错的沟通的开始。有次去IT公司开会,来了一票男生,更妙的是,这些主管级别的男生当年都听过我的歌。他们说,曾经非常喜欢我的《值得一辈子去爱》,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大家就有共同的话题,对陌生人的防备就没有了。
●得益于以前做艺人经验,我非常注重合约。越红的艺人时间越紧张,作为经纪人就要想到怎么把时间调出来,让他完成更多的工作。在签合约时,我们要事先想到很多,提前写到合约里去,避免以后协商上的困难。跟我在合约上打过交道的人都感觉我挺强势的,其实我只是事先定好,免得以后麻烦。
●负责艺人时,最担心的就是艺人很容易感觉公司对我不够好。这也是我后来决定做少、做精,就是少量,不同类型的艺人,而不去管理大经纪公司的原因。
●跟艺人如何相处、沟通,是经纪人一个大课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需要长期互相的理解、沟通、甚至教育。唐嫣对我的信任很大,我们之间的信任是在工作中磨合出的。
●我们的关系更像合作伙伴,这比好朋友、好姐妹更能体现我们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这也是我工作的最大乐趣。她每次拿奖,我是坐在台下最开心、最激动、最感动的那个人,因为她的成绩中有你的努力,我会觉得好,这一年我的努力终于得到认可。
●经纪人也分很多种,有的经纪人是几乎24小时跟班,属于保姆级的经纪人。有的经纪人超爱他的艺人,他眼中艺人好到无与伦比。经纪人是时刻要保持对市场、对自己艺人的清醒度,你要特别清楚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太接近艺人就失去判断,感情用事常不会做成大事,因为这不是专业的工作态度。我的相处模式是,保持一点距离,我们的工作是帮他处理好周边事务,让他安心工作。我希望他能从这点体会到团队的专业。
●我们是时时刻刻在工作的族群,放假也不安生,随时准备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平常我总是手机、Ipad、电脑随身带,一天可以用碎片时间处理好多事情。
●每一年总觉得时光飞逝,对我们而言,一年也就是三部戏、两部电影或者做几件事情的时间。
●危机公关是特别重要的课题,我们也经常学习找行业内的经典案例来学习。当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该如何以何种方式、态度处理特别重要,什么时候是艺人该说话,什么时候是经纪公司该出来说话,都是学问。必要时,公司需要代表艺人站出来做权威性发言。这很有力量,我们不会让艺人独自面对困境。
●经纪人的工作其实很细致,也辛苦,大到他的市场定位规划,小到他穿的每一件衣服都要你来做最后决定。尤其出席某些大活动,事先我们都要预想一下该如何去面对媒体。
●在跟艺人的工作中,我能做的最大妥协,就是在他不愿意接一些工作或者太累状态下,我不会逼他做。但我会将专业的判断告诉他,让他自己做选择。我特别知道,我们做再多工作,只是在辅助他能有特别好的表现。在这前提之下,勉强他是不会有好的表现的。
●经纪人在挑人时,看重的是你有没有特质,这特质不是容貌,也不是身材,而是你有没有与众不同的天分。就是有人天生站在台上就是王者,哪怕他还是新人,都会发光。唐嫣笑起来是让全世界都会熔化的灿烂,她有这种魔力,这就是她最大特质。
曾嘉&赵若尧
我们带着杨幂长大
摄影:SANDIAGO BARRIO
曾嘉(前) 杨幂经纪人,2000年入行,师出李少红、李小婉的荣信达公司,一手将杨幂从新人呵护至今。
赵若尧(后) 2007年入行,曾嘉成为其入门师傅,2010年,正式成为杨幂经纪人。
每个人的工作都要在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完成,演员也是,在这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探讨很多事情,我也能接受许多状况,因为演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曾嘉
●初入职场的时候,我做的是房地产方面的工作,对艺人经纪这个领域并不了解。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进入了这个行业,那时的经纪市场不是很规范,很多方面都还在探索阶段。但我很幸运,一开始带的艺人就是周迅,因此能以最快的速度接触很多行业内最有价值的资源,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2004年,刚签杨幂时,她还在上高中。我第一眼看到她就眼前一亮,因为她的眼睛特别有灵气,性格也非常活泼,唧唧喳喳的。我跟当时的老板说:“哇塞,这姑娘长得太漂亮了,太可爱了,很适合做艺人。”2005年年底,周迅离开公司后,我就接手了小幂的经纪工作。
●入行后,(归)亚蕾姐教会我很多,她说:“好的演员一定要能入戏快、出戏快,把生活和演戏分清楚。”她还说:“好的经纪人应该不仅是服务型的经纪人,还要能拓展业务。”这对我启发很大。
●我第一天做经纪人,接到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整理艺人资料,艺人的资料很多,光是给不同时期的照片分类就能做一天。但我认为这是很必要的工作,因为经纪人必须要了解你的艺人才能展开工作,这种了解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他都演过什么样的戏,他的个性如何,他适合走怎样的路线?这些你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他做规划、推戏、选择剧本、接广告。
●那时,我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包括安排日程、与剧组对接,联络活动和执行,还有写稿。常常是一个人拿着好几个箱子,这边夹着电话,那边拎着包去赶飞机。而除了这些工作,艺人选衣服等等也都要听你的意见。当时的经纪人是一职多能,所以成长得也特别迅速。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发展,分工细化了,做事也更加专业,经纪、执行、宣传、造型都有专人负责,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那时,我工作的全部乐趣都来源于为艺人创造价值,当她在你的帮助下,站在舞台上接受观众的掌声,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好评的时候,你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觉得你所有的投入与情感都得到了回报。其实刚做经纪人的时候,工资都不会很高,我大概支撑了两三年,经纪收入才慢慢提高。
●那时熬夜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带着通告回家写完稿,天就已经亮了。更惨的是,也许这时你还不能睡,因为你要出差,所以要马上收拾东西去机场。真到了那个份上,你会发现你的能量是无限大的。我觉得我能坚持下来,大概一是因为喜欢,二是因为责任感吧。
●2010年,我们团队脱离了少红导演的公司开始相对独立的运作。最初,这个团队只有我跟若尧两个人,艺人只有杨幂,后来我们慢慢组建起来一个各方面配置都比较齐全的团队,艺人也增加到十几个。我们对杨幂的定位是偶像型艺人,她身上有非常多的偶像特质,我们想按步骤把这些特质都开发出来,但这并不是说她的定位会一成不变。每年,根据她的成长我们都会做调整,定新的小主题。如今她怀孕了,我们会在原有的定位基础之上加入新的元素。未来,她对宝宝、对家庭,都会有自己的态度和诠释方式。
●如今公司的运作模式还是以艺人为核心,艺人经纪部、宣传部、商务部、设计部、制作部、造型部都为艺人服务。我的目标是培养艺人,让艺人的价值最大化。
●要将艺人做到最好,需要全方位的包装。这个包装不只是指外形方面的,还有定位、接戏、宣传形象等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而任何一个环节,我都不会外包给别人,因为他们对艺人没有了解和爱,就很难做好。如果从艺人刚出道开始,团队的工作人员就像对刚出生的宝宝一样,共同去培养他,与他携手一起努力,每做一件事都以他的发展为出发点,那最后得到的结果势必不一样,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培养自己的团队成员,将公司各个职能不断细化的原因。
赵若尧
●2007年,我进入这个行业,最初做的是经纪人助理。第一天上班,首先被要求熟悉公司艺人的情况,因为未来当你要为艺人谈戏时,你必须要非常清楚艺人的优势以及他所有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向剧组介绍他,为他进行推广。
●经纪人职业的职责范围没有固定模式,你需要慢慢了解它,可能摸索一两年后才会了解基本,但最核心也是门道最深的职责,就是为艺人做包装和整体规划。我特别幸运,刚入行就碰到了我的师傅嘉姐。
●做经纪人心态非常重要,你要有责任心,肯用心,才能把艺人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一切的基础。其他需要了解的方面还真挺多的,你需要了解影视剧市场,了解广告商的需求,了解时尚领域的趋势。
●除了定位规划,跟剧组、广告商、媒体沟通,还要经常陪着她跑通告。除此之外,你需要了解行业内的信息,相关行业的信息,并且与圈内朋友保持互动。我常开玩笑说,经纪人真的是十八般武艺,我还干过出席活动时,给她缝礼服的事儿。
●前年最忙,可能一天飞三个城市。虽然在北京都有家,但基本上一个月才回来几天。最忙的一年365天没有休息,完全没有周末,也没有节假日。
●我和小幂的关系,像姐妹、培养对象、大学室友,也是工作伙伴,偶尔充当下指明灯,这些角色我全占了,其实经纪人和艺人的关系非常复杂。
●她在影视剧中很仙,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化完妆后把自己摆成董存瑞炸碉堡或者说向前进的姿势的人。我们习惯了,一般都默默地继续做自己事情。
●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看到艺人的成长。当她认同你,接受你的意见,你感觉到你是被她信任的,那也是很开心的事。
孔洋军
为艺术家做经纪人
摄影:SANDIAGO BARRIO
孔洋军 2009年成为秦海璐经纪人,此前在华谊音乐做歌手和音乐人的经纪人。
●我大学是学酒店管理的,毕业后经一个媒体朋友介绍入行。当时我妈觉得,我毕业后如果去酒店工作,一个月肯定能挣得到七八千,但是干这行一个月才不到一千,我妈骂我,‘你有病吧你,你一小男孩给人明星当保姆去?’因为我妈不懂这个行业,认为做艺人助理就是跟着明星出差。
●之前在华谊,做歌手的经纪人,改做影视演员的经纪人很巧合。曾经认识的一个公司总经理突然约我见面,特别直接地说,我把秦海璐给你,你愿意不愿意当她的经纪人。讲实话,那时我确实想离开唱片业了,从2001年做到2009年,基本我已经很了解,我想学新东西。所以就答应了。
●做音乐人的经纪和做艺人的经纪人差别挺多。做演员的经纪人,会综合考虑很多事情。比如导演、发行公司、制片公司,搭对手戏的男演员是谁,根据这些大概能分析出播出后能受到的关注度,效果。做演员的经纪要比以前音乐人经纪操心,但我确实学到了东西,比如分析市场,艺人的整体定位等等。
●2010年秦海璐出演话剧《四世同堂》,整整一年几乎没接别的影视剧。当时,她问我的意见,要不要接这个话剧,我建议说你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演员,人家主动找到你,导演又是著名的老田,为什么不接!她就跟我分析说,如果接这话剧就拍不了别的戏了,她考虑的是她的收入减少,我的收入也减少了。我说,我没关系,这个话剧一定要接,这戏这么好。两年之后,她对我说,就因为这句话,她觉得我是一个合格的经纪人,确实为了艺人着想,而不是只看眼前。
●她在专业上的要求,我全部都尊重。她出道很久,拿奖无数,而我接触影视也不过这几年,专业上我一定是听她的。我只是站在经纪人层面上,帮她客观分析她面对的工作状况,决定权我会放在她那儿。我们不吵架,我们也没有红脸过,我们挺互补的。她想往她的方向发展,而我是在帮她往那个方向发展,同时保持大家对她持续的好感,这种好感是体现在她的作品上的。选戏她纯凭个人爱好,片酬永远在她那儿不是第一位。《钢的琴》她几乎都没片酬,为什么出品人中有她的名字,是因为拍一半时片酬没到位,她就将自己的片酬变成投资。她就是一个艺术家,你何苦把艺术家逼到绝路上呢。
●当然她也不是像艺术家一样一意孤行,她也是听我们的分析。所有拍文艺片的人都说女演员找秦海璐。出于经纪人的责任,考虑到她的未来市场和更大发展,我们也会说,今年你已经拍了一部文艺片了,是不是下一个拍部商业片,她也会觉得没问题。
●我和秦小姐其实有点像,不强求。工作上,她不强求我,我也不强求她,其实这点对于经纪人来说,是不应该的,普遍经纪人是应该要为艺人争取角色。我会争取,但我一定不会不择手段地争取,我只是把我的条件说了,对方双向选择,不强求。
●我带艺人这么多年,最担心的就是互相不信任。其实,我们在一起工作时,她也问过我的担心。我说,我自己赚不赚钱都不重要,但我最看重的是互相信任,你把事情交给我,我一定会给你好好做,信任是合作的基础。你可以跟她讲你的为难,她可能有时宁可委屈自己都会说自己会去,但别骗她。
●我个人认为像她这样级别的演员找一个经纪人,除了要求经纪人本身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开始做秦海璐经纪人的时候,资源都是在她自己这儿,所有人都是先找到她的,然后再慢慢转到通过我来找她,由我再去谈。
●今天接受采访,我事先跟她说了一下,担心会觉得,经纪人为什么要凸现自己?她反而说,你应该去拍,拍帅一点,好看一点,自己多带几件衣服,你应该多宣传宣传自己。
●我为她谈工作,是不能触及到艺人利益的。基本上给她谈工作之前,把要求向对方讲清楚了。我觉得,无论艺人对你有多好,你一定要搞清楚你的工作职责,不要认为今天艺人跟你一起吃喝玩乐,你就可以肆无忌惮,一定要分得很清楚,规矩不能破。
●做经纪人的乐趣就是成就感。通过这几年,你们共同的努力,艺人从以前的位置做到了一定的位置上,这就是我的成就感。
●我俩的关系更像姐弟,她很有人格魅力,能扛住所有事情,把大家照顾得特别好,我们管她叫大姐,因为她对大家是非常关爱的,这个程度高出关心许多。以前我就是一特立独行的人,跟她一起工作这么多年,受她影响我变成了底下工作人员都认为的大哥,就是你们受委屈了,我第一时间站出来给大家解决事情的那种。
张妍
经纪人的奇幻之旅
摄影:SANDIAGO BARRIO
张妍 别名“燕燕张”,入行多年,2009年成为应采儿、袁咏仪的内地经纪人。
●我入行的原因特别可笑。大学还未毕业进了一家经纪公司,有个经纪人每天都要喝星冰乐,我一个学生,觉得27块钱一杯的饮料,那么贵!很好奇,星冰乐是什么?感觉特别洋气,我想一定要好好工作,这样以后我也可以每天喝星冰乐。我没有撒谎,真的是充满好奇。
●正式入行,我给一个很知名的导演做经纪助理,那会儿我刚毕业,看到那些大名鼎鼎的导演,全都是仰视,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我特别苦恼,怎么一个看着光鲜亮丽的职业就让我那么不知所措呢?
●当你不知道作为一个经纪人要做什么或者可以做什么的时候,那就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去提个箱子,拿件衣服,拍两张照片,最最基本的事情。要学会倾听,多学习有经验人的交流方式,少说话,多做事。
●最讨厌调档期,尤其是为轧期的艺人调时间,简直是噩梦。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我给一个演员调档期,两边都不让,打了几天电话,怎么都调不开,我把手机一摔,跪在床上开始大哭,说不清是辛苦还是委屈。剧组的拍摄时间不是能控制的,但如果真调不开时间,就一定是我的责任;如果调开了,演员轧戏,很累,也会说我安排得不好,让他这么辛苦,早知道就不要接了。有苦说不出。
●袁咏仪接《龙门镖局》之前,确实蛮久没有接电视剧了,她在大陆并没有一个扎实的电视剧市场。和这个电视剧片方接洽之初,她对制作团队并不了解,我会在网上搜集所有主创的资料,导演是谁,编剧是谁,宁财神之前的作品在国内有怎样的影响力。我也会理地性告诉她,这部戏是否能火成武林外传那样,没有办法保证,但一定会有相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让观众知道袁咏仪又回来了!
●每一次我们工作,她们都会给我带一些小礼物,每一件礼物都能看到是为我精心挑选的,因为礼物有我最喜欢的颜色,或者最需要的东西。今年我结婚,袁咏仪和应采儿都给了我一个大红包。
●2009年到2014年,我们在一起工作五年了,互相了解,也建立了互相信任。一个工作找来,我们会讨论是否值得继续接洽,在工作执行中遇到问题,我们也会商量如何解决。
●经纪人需要是根据不同的状况随时做好角色转变。当她需要你做姐妹时,你就是姐妹;她需要你做工作伙伴时,你就得是工作伙伴;她需要一个玩伴你得是一个玩伴。但作为经纪人,你需要每一个位置都必须站得很好,不可以逾越每一个角色的度。
●她们给了我很大的影响。袁咏仪自2006年怀孕,直到儿子魔童6岁,都没有接太多工作,影视剧从之前的高产到零产。在别人看来,她损失了更红的机会,也少了赚钱的机会,但是她说这是她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因为没有错过儿子任何一个成长的瞬间,这是她最幸福的事。应采儿在孩子没有出生前,口口声声说孩子不会成为她工作的牵挂。现在完全不是这样,白天和她说工作事情,她根本不理会,因为在她儿子睡着之前,她的时间是只属于她儿子的。好几次我们谈工作都是在夜里3点才开始,因为那个时候儿子睡着了。她才有空。她说,一想到工作会离开儿子,她就很难过,还在微信上发了一个小哭脸。家庭幸福,才是安心工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