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ANA SANTL 采访、撰文:CAROLINE KURZE 编辑:张太宇翻译:郭妍
在最近“遗弃之地(Abandoned Places)”系列画展中,他试图描绘自然慢慢褪去人类生活痕迹的过程。一副尚未完成的巨大油画被挂在墙上,画中是一位老人坐在弃用的破旧机库里。贝杰尔·拉斯在寻找一种交织在人类社会与自然野性中的美学概念。他探索着当这两种世界碰撞时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将其区分开来?一小块被切开的木头应归于自然还是人造?
在贝杰尔·拉斯获得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硕士学位之前,他研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现在的他对人类精神思维依旧很感兴趣,并去测试人类精神思维适应现代社会到底会有多大困难。每天我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可能是小学生,消费者,儿子或者女儿,亦或是员工、司机,带着不同的面具,将自己隐藏在一种固守成规的角色模式中。
拉斯在他创作中以及居住空间中很善于材料的多元应用。他的下一个项目将会和北极有关,他计划开启一段不寻常的探险之旅,穿越整个格陵兰最终到达北极点。他的梦想是可以“保存”一个冰山并把它带回到欧洲展览。
Q:所有人都在关注“北欧居住哲学”,说说你的看法吧。
A:芬兰设计师梵萨·洪格耐曾说:“运用光线,我尊重黑暗;运用声音,我尊重寂静;运用空间,我尊重空无。”北欧设计大师充分尊重了以“无”为美的设计理念,既不同于德国冰冷的技术功能主义,也不是单纯追求形式奇特的波普运动。北欧家居设计体现的自然之美是平和的,不会引起视觉和心灵的骚动及不安,如果你到过丹麦就会知道,我们整个民族都离大自然很近,所以擅长将大自然的真实、朴素、和谐完美地展现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给设计增添更多自然的真诚。
Q:是否有很多人误读或是没有真正理解北欧家居设计这一风格?
A:所有人都认为北欧的设计只是“极简”,但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简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同时将更多的可能性注入产品中,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体现对传统的依恋,对往事的追忆。北欧人对民主的渴望、对家的尊重和依恋使北欧的家居用品利落干净、洗练而有创意,既体现了北欧人冷静的人文气质,也映射出“以淡为美”的北欧设计精神。
CD随性的摆放,其实比规规矩矩地摆在那更有生活感。
Lars画室的一角。
Q:你觉得同样是“简约”,北欧的居住空间设计跟日本的有何不同?
A:可能是跟民族情怀有关系,日本所追求的简约更加“谨慎”,你能看到很多日式风格的居住空间都一丝不苟,那的确是一种美,但你在北欧生活过就知道,我们生活得轻松随性,日本人更加追求细腻的生活之美,而我们崇尚自然与自由,这在彼此的居住空间上有很明显的体现。看看我的家,
可能在日本的审美看来,我的书架和CD架太过凌乱了,因为摆放了太多东西而显得拥挤。但我认为这样很舒服,我见到想要收藏的物品就会摆在上面,你甚至能看到去年秋天的松塔跟木块。
Q:你的家很舒服,跟我们读者分享一下布置家里的方法吧。
A:就像我之前所说,善于运用光线很重要,很多中国的建筑师并没有参透这一点。你要遵从你家里的光线走向,这才是遵从自然。比如你书桌、植物、工作台、吃早餐的小桌子,都要利用早餐、中午、下午或者傍晚不同的光线来摆放。自己动手搞定所谓的“家居摆件”比商场里买来的批量产品更有人情味,也更有你自己的品位特征。比如我在墙上画旁边悬挂的一束植物的枯叶,我叫它“Soul of Plants”,那是去年秋天我去黑森林露营时采集回来的,然后将他们晒干,制作成艺术品。
Q:很多读者如果问,你是画家,所以你的家才如此有腔调,你怎么看?
A:我的房间里悬挂了很多画,这的确能为你的居住空间带来艺术感。但这并不需要你是个画家。在我的家乡丹麦,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柏林,看画展与设计展是全民行为,并非仅是从事艺术与设计相关的小部分群体行为。提高一下对美学与设计的素养对你的生活品质绝对大有好处。如果你想在家里挂画的话,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设计是不会出错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在家里悬挂人像类的画儿与照片,对设计的功力很有挑战性,不要轻易尝试。
善于运用光线很重要,很多中国的建筑师并没有参透这一点。你要遵从你家里的光线走向,这才是遵从自然。
巨大的红色毛线球成了走廊尽头最抢眼的摆设。
“Soulof Plants"受访者秋天在黑森林露营时采集回来制成的艺术品。
本文内容来源于《ELLEMEN睿士》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