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即将年满50岁,在职场也许已经不能再冠以“年轻人”的名号,他如今的头衔是戴姆勒股份公司首席设计官。你也许觉得他只是一个攀上了金字塔顶端的人,但他成为奔驰全球设计总监时年仅39岁。他是戈登·瓦格纳(Gordon Wagener),奔驰历史上最年轻的全球设计总监——如今的戴姆勒股份公司的首席设计官,堪称汽车设计界的“人生赢家”。
瓦格纳先生1968年出生于德国埃森,90年代初在自己家乡的埃森大学攻读工业设计学位。埃森是一座充满着浓郁工业和汽车氛围的城市,虽不像法兰克福或者汉诺威那样拥有最顶尖的汽车展览会,也不像慕尼黑或是斯图加特这样拥有全球最知名和顶尖的汽车制造商,但这座城市依然拥有引以为傲的汽车文化,一年一度的埃森改装展是欧洲规模最大、全球最重要的汽车改装展会之一。生长于此,瓦格纳的血液里多少都有一些汽车的基因在流淌。
完成本科学业后的瓦格纳去了英国,他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继续深造,学习交通设计。众多在汽车设计界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出自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梅赛德斯-奔驰并不是瓦格纳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在他1997年加盟奔驰以前,曾在通用、马自达以及大众在欧洲的外观设计部门工作过。
从北美到全球
刚刚加入奔驰的瓦格纳的第一个职位是设计部门的交通工具设计师,仅仅两年后他去到美国,成为奔驰设在加利福利亚的北美高级设计中心的设计主管,主导开发了后来的ML/GL级SUV以及R级原型车的外观以及内饰设计,这几款车型当时的目标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北美市场。
其中R级的原型车Vision GST于2002年亮相,成功融合了旅行车、轿车以及商务车的综合概念和优点,虽然最终由概念车向量产车转化的过程依然由当时的首席设计师彼得·帕菲瑞团队主导,但开发奔驰R级的理念无疑是他在奔驰乃至汽车设计界崭露头角的成名作。
随后他参与了当时的奔驰A级、B级、C级、E级、CLK、CLS的设计工作,并在2006年成为了奔驰北美设计部门的高级经理,在2008年更是成为了戴姆勒设计公司的副总裁。
随着在奔驰效力了40余年,主管设计近十年的彼得·帕菲瑞的荣休,奔驰将首席设计师的接力棒交到了这位时年39岁、出身德国,在北美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手上。可想而知,质疑的声音必然会此起彼伏:认为瓦格纳对于如此重要的职位而言还是太年轻了,但随后他便以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的成熟度,以及对于品牌年轻化的引导上的卓越表现消解了人们对于他的所有质疑。
从古典豪华到摩登豪华
在掌舵梅赛德斯-奔驰这艘大船后,瓦格纳为奔驰塑造了“感性·纯粹”的设计理念和语言。引领梅赛德斯-奔驰从传统意义上的豪华主义走向“新豪华主义”,如何汲取品牌的优秀基因并使其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当下以及未来的设计理念中,成为了他的全新挑战。从奔驰现在的设计理念来讲,他讲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进化到新豪华主义,凸显现代的简约美感,而不是再是旧日的奢华。
而现在,通过全新的A级概念轿车大家也会看到,未来的设计理念会再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外,瓦格纳还主导了全新的“小队长到大队长”C级、E级、S级的设计,确立了家族化的设计风格,也带来了像SLS AMG以及梅赛德斯-AMG GT这样造型复古又前卫的超级跑车作品。
SLS AMG是他以现代豪华设计手法演绎古典之美的代表作,传奇跑车300 SL上的鸥翼门、车身比例、鲨鱼鳍以及中网格栅等元素在SLS AMG上一一得到复刻,而SLS AMG却是一辆不折不扣来自21世纪、驶向未来的超级跑车。
关于未来
瓦格纳是一个行动派,当山内向他发出打造属于奔驰的AMG Vision Gran Turismo的邀请时,他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将这辆梅赛德斯-奔驰AMG Vision Gran Turismo呈现在了车展的聚光灯下。梅赛德斯-奔驰AMG Vision Gran Turismo足以代表瓦格纳的设计理念:感性设计、迎合时代而又保留了对于品牌的传承。
虽然AMG Vision Gran Turismo系列并无量产可能性,但瓦格纳遵循着绝对的严谨,采用与打造以量产化为目的的概念车相同的标准和同样的流程设计,AMG Vision Gran Turismo的大灯、镀铬装饰件以及充满力量感的车身线条都面向未来,领先于时代,而中央格栅的设计灵感则来自1952年参加雷拉泛美公路赛的300SL,把握传统与先进之间的平衡是他一直追求的设计理念。
瓦格纳和他的团队近年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款勾勒未来的奔驰概念车——F 015 Luxury in Motion自动驾驶概念车。F 015代表着瓦格纳对于汽车未来设计的解读,电动车的特性让他可以创造出更大的车内空间;自动驾驶是必要条件,但同时需要保留人工驾驶选项。
虚拟空间和人机交互将会取代现在简单的一次元世界;外观的设计则再次诠释了他的纯粹的设计语言,用最感性的方式表达最现代、最摩登的新豪华主义的理念。
让一个年轻人掌舵这个历史最悠久的豪华汽车品牌的设计大权,奔驰用了10年的时间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形象。无论是忠实消费者还是年轻的新客户都愿意为这个品牌买单,整整领先了竞争者们一个时代。
在2017年上海车展上,ELLEMEN专访了这位戴姆勒股份公司首席设计官,听他跟我们聊聊如何统领“汽车发明者”的设计工作。
Q:您在主导设计的时候,如何平衡品牌的传承和创新?
A:历史对我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财富,是一个灵感可以从中取之不竭的宝库。我们敢于创新:也许有人害怕历史会成为负担,但是我们不会;也许有人认为作为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就应该循规蹈矩、遵守人们对品牌的传统认知,我却不这么认为,事实上我们也做了许多“不奔驰”的设计。比如我们设计的新生代家族车型,其实都是不太传统意义上的“奔驰”——当然是以正面意义而言,比如A级车、CLA运动轿车和GLA SUV。
Q:2013年发布的S级到现在看仍然是行业标杆,在设计其改款的时候您如何进行突破?
A:我们注重在细节上更加精耕细作,因为这是让完美的事物更加完美的办法。通过细节的提升,让设计更加和谐,而无需大刀阔斧的改变,以此我们能让S级轿车这款已然尽善尽美的车型再提升上一个新的台阶。
Q:本次车展上亮相的A级概念车非常惊艳,按照常理从概念车到量产车,有些设计不得不被妥协掉,在这个过程中,您和您的设计团队都会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A: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从概念车到量产车有80%到90%能够成为现实,这次大家看到的A级概念轿车也是如此。它预示着我们当前的设计理念将进化到下一个新的阶段,未来通过这款车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如何将“感性•纯粹”提升到新的高度。
我们也一直在对我们“感性•纯粹”的设计语言进行升级,在设计语言上做减法,使我们的产品设计更加性感,更加简约,拥有更好的几何美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挑战的是:怎样让完美更加完美。
Q:身为设计师,有时候需要力排众议,这样才能做出划时代的产品。更有时候,设计师需要向市场妥协,满足大众的要求才能获得成功,这仿佛很矛盾。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A:好的设计是一回事,可想要在这样庞大的公司获得高层认可、乃至走向市场获得成功,有时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我认为设计并不需要民主,在奔驰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参与到设计的决策过程中来,包括我本人、我们的CEO蔡澈博士,以及董事会成员,只有这些人才有权做出关于设计的最终决定。设计师则扮演着预言家的角色,设计师是在做在预测5到15年以内的事情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创新、要引领潮流,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