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终于在陈伟霆的潮牌快闪店上线两个月后成功打卡了。
之前看到清一色的网红排队拍照就让所长对这个品牌毫无波澜,只是觉得上海又多了一家“网红店”。但上次无意间路过看到没人排队就想进去看看是有多“网红”,没想到被啪啪打脸啊,和同行的小伙伴每人都拎了一大袋子出来。
u1s1,陈伟霆是真的很用心做了这个品牌。
CANOTWAIT的来源是陈伟霆对艺术和街头文化的热爱和思考,而他想通过这个品牌表达的更多是对于情感,无需等待,珍惜当下。
可是那么多人去排队真的是因为喜欢这个品牌吗?有多少人在去之前对这个品牌做过深入的了解?亦或是只是因为它的主理人是陈伟霆?
“羊群效应”
其实就和我们热衷于去打卡网红店一样,只是因为所谓的“羊群效应”。
“大家都在排队,那肯定值得一去”、“来都来了,不排一下太亏了!”这都是大家在排队时的普遍心理。
网红店成为“网红”的原因一定是它有别具一格的特色或产品,而明星潮牌店一开始吸引流量的原因还是明星。
明星本来自带流量,既然不能零距离接触明星,那买他们的周边产品也算是离他们更近的一种途径。
一开始的排队长龙一定是“明星效应”所导致,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介入潮牌生意。除了利润可观、技术门槛不高,明星也愿意通过潮牌服饰表达他们对生活和潮流的态度。
作为明星,流量让他们的品牌自带热度,有热度就会有褒贬不一的言论,但所长发现现在的明星潮牌还是挺真香的!
明星潮牌是国潮的未来?
2002年,I.T在上海新天地开了第一家店。作为内地的潮牌启蒙,它让内地年轻人的潮流品牌意识从美特斯邦威、森马和真维斯转到了I.T所呈现的潮流世界。
而第二年,陈冠希就创立了 潮牌CLOT,他也一直被大家称为“国潮之父”。
接下来潮流文化的普及也让越来越多明星开始创立自己的潮牌。李晨和潘玮柏的NPC、周杰伦的PHANTACI、林俊杰的SMG以及五月天阿信的STAYREAL。
每个人的品牌都充满了自己独立的创作特色。周董的PHANTACI用潮流的方式传递着自己的音乐理念。
JJ用SMG将街头、艺术、和生活结合;
而STAYREAL以T恤为创作舞台,把五月天的童趣、摇滚、个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潮牌的原料成本的确不高,主打产品也以T恤和卫衣为主,它的毛利率也能达到90%。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到了潮牌大军,难道就真的因为它利润可观?
潮牌来源于街头文化,而这种文化代表了真实自我、特立独行。每一个做潮牌的明星首先都会有一颗热爱潮流热爱街头的心,他们通过潮牌表达着自己对潮流文化的理解。
就比如胸前的大LOGO它就是一种文化态度,拖垮的裤子也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当下热爱潮流的年轻人更追求自由、渴望不被生活束缚、不想千篇一律,所以才有潮牌的诞生。每个品牌都表达了不同设计师独树一帜的理念。
同时,潮牌已经不再是一个小众文化。
2014年,Vetements、Off-White和YEEZY登上时装周;
2017年,LV与Supreme的合作真正让潮牌打入了奢侈品牌的圈子;
同年《中国有嘻哈》的播出也让潮牌正式成为了主流文化;
就连安踏、李宁、太平鸟、海澜之家这些国货都开始“潮化”。
潮牌正在崛起,未来无疑将是潮牌的天下。各路明星当然也会挤进这趟大军,在追赶热度的同时还能盈利,并且把表达自己态度和回馈粉丝都能做到一样不落。一举四得,何乐不为!
明星潮牌也有保质期?
明星潮牌在初期很容易做起来,他们有资源、有曝光,想要被人记住且体现价值,仅靠消费粉丝和自己的明星光环那可能只会是昙花一现。
始于热爱,忠于信仰
而那些经久不衰的明星潮牌多数是始于热爱,忠于信仰。
陈冠希是最早接触潮牌生意的,他的CLOT已经做到了每年1000万美金的营业额。
他热爱hip-hop,把hip-hop看作他在青少年时期的最终归宿。为了他的热爱,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CLOT和很多知名品牌都有联名,可为什么它们都偏偏选择CLOT,不单纯因为创始人是陈冠希。
作为歌手的他,早在2003年就在潮牌这条路上摸爬滚打。
他确实资源不少,可那也是将近20年实打实的积累,口碑才是一切的源头。
明星名气有多大不重要,只要产品足够吸引人、够用心,一样可以火到飞起!
始于流量,忠于质量
大多数消费者是冲着潮牌主理人去的,而作为主理人,首先得“潮”,并且得“潮”得有特色。
当然,潮的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流量。TEAM WANG和CANOTWAIT快闪店的排队程度都足以说明它们主理人的强大流量。
这两个品牌都已经登上了Farfetch这样的国外电商平台,看来能力果然不一般!
但它们毕竟还都是新兴品牌,以后发展如何还得看它们的后续表现。
所长由衷希望它们可以经久不衰,毕竟作为设计、质量和价格同时在线的潮牌,是有望成为国潮的新一代领袖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