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与YOUNG剧场共同承办的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于10月24日正式启幕。本届戏剧季在承袭前两届国际性、艺术性与前沿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创新惠民票务、拓展商务合作,旨在打造一场全民参与、全城联动、全景体验的艺术盛事。
今年恰逢“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秋是国际戏剧季也以更成熟的姿态、更开放的格局步入第三个年头,为杨浦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贡献出文化力量。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汇聚来自比利时、德国、法国、日本、白俄罗斯及中国等6国10台54场演出,所有剧目均为中国首演或亚洲首演,剧目主题多元,形式更加丰富,将结合魔术、音乐、纪录片、视觉艺术、偶、沉浸式体验等手段和方式。自10月16日起至12月14日,一场跨越地理与文化边界的戏剧盛宴将在杨浦次第绽放。
国际力作首演引关注
多元艺术形态齐聚杨浦
本届戏剧季聚焦“新体验”,以跨界艺术手段突破传统戏剧范式,展现国际戏剧创作的最新趋势。
作为本届戏剧季的开幕演出,法国惊天魔盗奇境剧场《钟声与魔咒》于10月24日至26日在YOUNG剧场·主剧场隆重首演。该剧由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之女维多利亚·帝埃雷·卓别林执导,其孙女奥蕾莉亚·帝埃雷主演,融合魔术、舞蹈、马戏、默剧与偶戏,以“无台词”的视觉叙事颠覆传统剧场体验。
作品通过魔幻手法赋予日常物品以灵魂——衣帽架幻化为木恐龙、手帕自主舞动、墙壁具象化呼吸,在惊奇与幻象交织中探讨“死物是否拥有灵魂”的哲学命题,以幻象美学重构舞台语言,成为本届戏剧季中最具话题性与艺术性的作品之一。
德国邵宾纳剧院带来两部重磅作品:《理查三世》以极简视觉与互动场景叩问权力本质,主演拉斯·艾丁格以惊人的表演能量诠释这位魅力与残暴并存的反派;由英国传奇导演西蒙·麦克伯尼与安娜贝尔·阿登联合执导的《米歇尔·科尔哈斯》则摒弃再现式布景与情节化叙述,采用了极简主义的演出形式,深刻探讨正义的边界与复仇的正当性。
白俄罗斯共和国戏剧院《我的故乡》以“世界主义喜剧”探索归属感,献给每个寻找归属感的普通人;同样来自白俄罗斯的《向晚》则以凝练的舞台美学重构经典,将文本的抒情性延展为哲学性的“井边的对话”,让日常琐碎逐步升华为对时间、命运、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比利时“全新世”纪录电影剧场《柏林制造》结合音乐、电影影像与剧场表演,以纪录剧场的风格,将个人命运与城市基因交织成复调历史叙事,勾勒一座城市的伤痕、矛盾与重生。
实验性作品同样引人注目。比利时OG剧团《一个盒子》打造无剧本社交实验,对抗“过度预设”,创造只属于“此时此地”的独特体验;法国视觉偶剧《超现实奇幻故事集》以身体、偶、物件与光影交织出可崩塌、可重启的幻想世界,重新定义何为“偶”。多媒体全景声光科技舞台《切线》将现场演奏坂本龙一的生命终章《12》,在日常的重组中感知世界的深度,每一道被唤醒的细节,都是独一无二的感官思辨。林奕华《我在那时错过了你》以讲述式展演将于现场串连剧本分析、读剧演出及与观众互动的创作全过程,追问生命遗憾,延续另一种《梁祝》的“遗憾”。
从剧场到街区、校区、园区
文旅商体展融合打造“无边界艺术场景”
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将继续围绕“无边界剧场”理念展开创新,进一步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推动戏剧艺术与杨浦区内高校、大厂、商区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联动,打破传统剧场与观众之间的界限,打造一个全新的“无边界艺术场景”。
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与KIC创智天地携手,以上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战略为指导,开展一系列“戏剧+”主题活动,将国际顶尖表演艺术资源与大学路“知识街区”的年轻潮流文化深度链接。包括在大学路举办戏剧快闪、开展艺术市集、在“下壹站”公共空间设置主题展览、邀请艺术大咖进行戏剧导赏、联合大学路30余家商铺开展票根优惠等活动,打造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消费场景,实现艺术赋能街区、商业反哺文化的双向共赢。
“秋是进园区”系列活动也将成为本届戏剧季的一大亮点。除了在创智天地的办公楼里举办大咖导赏活动,“秋是”还为区内的互联网大厂员工提供专属福利,联合B站、抖音、声网、完美世界、叠纸等公司,鼓励年轻人走出办公楼,走进剧场,享受一场艺术盛宴。这既是艺术融入企业生态的生动实践,更是精准对接青年群体文化需求、助力其精神文化生活提质升级的有力探索。
在“秋是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国际优质戏剧资源将陆续进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举办戏剧导赏、艺术家对谈、演员见面会等活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未来的青年观众与下一代创作者。与杨浦区少年宫联合发起的“艺启”大师课,聚焦青少年艺术启蒙,通过白俄罗斯戏剧讲演工作坊等生动形式,在轻松互动中激发孩子们对舞台艺术的热爱,让戏剧的种子在更年轻的土壤中悄然生长。
在剧场内,本届戏剧季继续创新互动体验,在延续去年打卡抽盲盒票根活动的基础上,引入JUST.FOTO专属大头贴机与戏剧主题相框,为年轻观众提供更具趣味性的现场互动体验。“开放剧场”秋是特别版,同为杨浦区“艺趣开FUN日”系列美育活动,将邀请来自各高校、企业、社区、非职业戏剧社团的戏剧爱好者和创作者们,参与“24小时创作挑战”,让最前沿的国际戏剧季不仅可以观赏,也“人人可参与”。
此外,本届戏剧季还创新推出五条主题City Walk线路,通过行走探索杨浦区的文旅资源,打造一条条贯穿剧场、景区、街区、商区与文化场馆的城市漫步路线。通过这种全域文旅联动的方式,让观众在步行的过程中感受戏剧与城市的深度融合,体验不同的文化空间和艺术魅力。
创新惠民票务体系
“柿不柿券”引爆全民观剧热情
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在购票政策上持续升级,在去年“柿柿券”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推出“柿不柿券”(TRY OR NOT),提供A、B、C三种超值组合,覆盖多部热门剧目,优惠低至7折,鼓励观众勇敢尝鲜,以“想不想试试”的好奇心解锁未知舞台魅力。自预售通道开启以来,首批“柿不柿券”在官方渠道迅速售罄,其火爆程度充分印证了“秋是”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与观众对国际高品质戏剧的持续需求。
在艺术惠民方面,本届戏剧季预计发售超1000张“惠民票”,确保所有参演剧目均有惠民场次覆盖。在控江路街道的首发活动中,居民仅需100元即可获得180元价位演出票,200元即可兑换380元价位门票,几乎等同于五折优惠。创新的“掷骰子升舱”玩法更为惠民活动增添了趣味性,让《理查三世》《柏林制造》等国际顶尖戏剧成为社区居民触手可及的精神食粮。后续“秋是惠民票”还将走进更多社区、园区和校区,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城市空间。
此外,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本届戏剧季还提供了丰富的优惠方案,包括6折优惠学生票、YOUNG剧场会员专属折扣等,让戏剧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化奢侈品”,而是成为每个市民都能共享的城市文化盛宴。
历经三年深耕,“秋是国际戏剧季”已经成为深秋沪上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2025秋是国际戏剧季不仅是国际舞台的集中展示,更是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通过戏剧与商业的跨界联动、惠民售票的精准触达、国际资源的本土转化,正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可持续的城市艺术生态系统。正如秋是国际戏剧季主题“秋天是……”所提示的——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提问,邀请每一位市民在剧场、街区与生活中共同书写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