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养云村,一场关于东方哲思与无界艺术的深度对话在此展开。2025年10月11日至12日,养云2025“大象无形”艺术生活节圆满启幕。
本届艺术生活节延续其以东方哲学为核心的艺术脉络,继「时・与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及「大器晚成」后,以“大象无形”为年度主题,旨在打破艺术与生活、空间与创作的边界,呈现一场深度融合东方智慧与全球视野的跨界艺术盛会。
从守护古树老宅的初心,到如今多元艺术生态的繁荣,养云的艺术探索从未停歇。本届艺术生活节不仅集结了数位艺术家与数场展览,更呈现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全新推出的养云・河岸大宅也在此次活动中首次亮相,成为艺术与空间对话的崭新载体。
【壹】河岸大宅首秀:老宅新生,艺术与空间的跨界对谈
作为 2025 养云 “大象无形” 艺术生活节的重磅亮点,养云・河岸大宅 17 号、18 号院落于活动期间首度向公众揭开面纱。两场重量级跨界艺术展,为这座传承了养云静谧美学的古建空间注入了鲜活的当代精神。
其中,由郑胜天、梁建国共同策展的王冬龄个展《書道可道》,以王冬龄极具代表性的“乱书”与抽象水墨为核心,将《道德经》、《逍遥游》等古典哲思融入笔墨结构。活动期间,王冬龄更在千年古树下进行乱书创作,笔走龙蛇,与婆娑树影相映成趣,直观诠释了“道法自然”的东方意境。
另一重磅展览由吴滨策展的谷文达个展《简体词—壹种中文大模型》,则实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当代水墨奠基人谷文达与 “摩登东方” 设计开创者吴滨的首度艺术合作。吴滨刻意让设计“消隐”,把控制藏在秩序之中——从光线、路径到材质都在为谷文达“简体词”系列作品本身的呈现而创造环境,让观众得以进入作品的精神世界。
随着艺术生活节的正式启幕,作为核心亮点的养云・河岸大宅也完成了其首次亮相。在开幕活动上,本届艺术生活节的学术顾问郑胜天先生、“设计师 + 策展人”梁建国与吴滨以及KHA 建筑事务所代表 Tanuj Goenka 等齐聚一堂,共同为年度主题“大象无形”揭开序幕,并围绕艺术、建筑与空间的无界融合展开深度对话,为 “大象无形” 的哲思提供了空间化的具象表达。
【贰】年度艺术展:多展联开,呈现东方艺术的国际现场
作为 2025 养云 “大象无形” 艺术生活节的核心内容板块,本次年度艺术展集结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以各个独立展览为载体,系统性探索全球艺术语言与东方哲思的深度融合路径,为观众构建跨时空、跨文化的艺术对话场域。
由邰武旗、李雪松联合策展,由艺术机构ARTSIS执行策展的《董其昌&尚扬:董其昌计划》,以跨越四百年的艺术对话为核心,通过古典文脉与当代创作的双向激活,打破时空桎梏,让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生命力。
由俞可老师策展的何多苓与陈彧君双人展《灵光与栖居》,聚焦自然诗意的挖掘与表达,在作品中构建与现代生活相适配的精神寄托空间,助力观者重构内心的精神家园。
由沈奇岚担任策展人的陈墙个展《迁徙》凭借标志性的弧线与圆点元素,打破时间、空间与感知的既定边界,为观众带来颠覆性的视觉体验。
由高名潞担任策展人的吴观真个展《吾以观复》则以非具象艺术语言为媒介,捕捉自然万物的内在灵性,通过虚实交织的呈现手法,让东方美学的意境之美在展厅中流动生长。
由無集画廊执行策展的邵磊个展《未知的领土》秉持考古般的严谨态度,回归材料本质与土地联结,在数字技术主导的当下,传递出质朴而厚重的人文感知。
此外,本届艺术节特别增设三场由养云村民发起的特色展览,进一步丰富村落艺术生态的层次与维度,生动诠释 “全球艺术村落” 的多元包容特质:村民佟一清策展的《平行宇宙 —— 元宇宙载体艺术装置》,探索数字时代艺术表达的新可能;上海赛森艺术空间带来的《早春长歌行》邱岸雄个展,以独特艺术视角呈现创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思考;乔空间QIAO SPACE推出的曾梵志作品收藏展,则通过经典藏品的展示,为村落艺术氛围注入历史厚度。
这些展览共同构成了丰富而立体的艺术图景,生动诠释了“无界共生”的核心理念。
【叁】精神空间艺术活动:艺术藏于无形之间
在 2025 养云 “大象无形” 艺术生活节期间,养云的艺术表达不止停留在展览层面,更延伸至楠书房、北茶馆、揉云坊三大核心精神空间,通过差异化艺术活动将美学理念融入生活细节,构建起 “艺术即日常” 的沉浸式体验场域。
其中,揉云坊以《云起西风处》为主题,搭建起东西方美学对话的平台:东方古典屏风的雅致意蕴与西方中古家具的复古质感形成跨时空呼应,威尼斯玻璃灯散发的柔和光影,与当代手作陶瓷的细腻肌理相互映衬,共同编织出一场无边界的美学叙事,打破传统家居审美界限。
楠书房推出的《文质匠心》活动,则聚焦手工艺术的温度与哲思:通过展示经上万次捶打而成的金器作品,其表面形成的独特肌理不仅传递着手工艺人的匠心,更具象化呈现 “美成在久” 的东方匠人哲学,让观者在触摸质感中体悟手工艺术的时间价值。
北茶馆打造的《玩赏之乐 茶间物趣》展览同样颇具巧思,以 “可爱翫” 迷你茶道具为核心展开创新组合:通过打破茶器固有的形制与使用范式,重新解构茶席布局与器物搭配逻辑,为传统茶事注入趣味美学,让日常饮茶场景成为艺术表达的载体。
而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不止于器物与空间,更在于一饮一食的日常风景。本次艺术生活节莆田餐厅以闽地风味续写“无形之美”的生活叙事,将“莆田美食市集”带入养云:在古树下尝一口地道卤面,于河岸边饮一盏温润老酒,与云友共坐,感受食物如何成为连接人与土地、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媒介。
这不仅是舌尖的旅行,更是一场可尝、可感、可共情的艺术行为,以食物为引,以市集为景,在生活中,品味艺术。
【肆】大象无形・乐无隅水上舞台
作为此次艺术生活节的核心表演,“大象无形・乐无隅” 水上舞台由昆曲艺术家张军总策划,打破传统表演形式边界,以养云自然生态中的水面为天然舞台,构建沉浸式艺术体验空间,生动诠释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 的千年哲思,为这场跨领域艺术盛会注入独特的东方美学气韵。
整场表演围绕 “虚无之境”“自然之韵”“潮流之风”“余荫之水”“无形之境” 五大主题章节展开,每个章节既独立成篇又彼此呼应,形成完整的哲学表达脉络:从 “虚无之境” 的空灵开篇,到 “自然之韵” 对天地生机的描摹,再到 “潮流之风” 与当代审美的对话,继而以 “余荫之水” 呼应养云守护自然、传承文化的初心,最终在 “无形之境” 中回归 “大象无形” 的核心命题,让观众在光影与旋律的流转中,感受东方哲学的深邃内涵。
【伍】共飨云月:河边艺术晚宴
养云秉持 “一期一会” 的人文理念,邀约村民及各界云友齐聚河岸。现场摇曳的灯光与夜色、水景交织,嘉宾在光影流转间沉浸式聆听历史文脉与当代生活的对话,切实感受艺术脱离展厅桎梏、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鲜活质感,让 “大象无形” 的哲思在烟火气中落地。
养云廿载深耕:全球艺术村落的生长之路
“大象无形” 的哲学内核,恰与养云二十年的发展轨迹深度契合 —— 从守护古树老宅跨越 700 公里迁徙的初心启航,到养云安缦酒店、养云安缦・院、楠书房、北茶馆、揉云坊等空间次第落成,再到养云・河岸大宅正式发布,养云始终以 “美成在久” 的中国传统哲学为指引,在自然语境中静默生长,逐步成为众多人心中兼具人文质感与艺术气息的理想村落。
在养云的发展维度中,“生长” 并非仅指向建筑与空间的物理延展,更体现为一种无形却可感知的艺术土壤的培育。作为养云村的核心艺术载体,ART 养云承担着构建艺术生态的关键角色。其不仅每年策划呈现数十场高品质艺术展览,为公众提供多元艺术体验,更依托上海艺术保税政策优势,搭建起覆盖艺术展示、交易、收藏的完整生态链,逐步发展为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少数极具国际影响力以及藏家聚落效应的艺术村落。
如今,艺术已悄然融入养云的生活肌理,成为其独特的生活底色。在二十年沉淀与生长中,一个将自然栖居与人文艺术深度融合的全球艺术村落,正于此自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