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一部由龙妈艾米莉亚、斯塔西·马汀、菲丽希缇·琼斯、嘉玛·陈、抖森等知名群星加入的BBC讽刺短片:《The leading lady parts》(《女主角》),因呼吁平权,拒绝歧视并且希望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去重视的主题,引发了大家的强烈探讨。
BBC用了一贯的讽刺手法,把“女演员的生存困境”这一命题正式地推到了公众的眼前。
通过一个试镜故事,展现了女演员们在参与试镜过程中所遇到的包括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性骚扰在内的不公正待遇。
前来试镜的女演员们可以称得上是豪华阵容,但事实上,她们都没有通过试镜,其中的每一个画面都”细思极恐“。
第一位来面试的女演员,是艾米莉亚·克拉克,也就是《权力的游戏》“龙妈”的饰演者。当“龙妈”正打算发挥她出色的眉毛演技和深情朗诵时,面试官紧急叫停——“记得要面带笑容”。
不管是什么悲伤的场景,作为女主角,你一定要笑,绝对不可以苦大仇深,那样很丑。
第四位,是代表作《李尔王》《麦克白夫人》的弗洛伦斯·皮尤,面试官直接告诉她,我们希望女主角是个纸片人,还要身材凹凸有致那种。
当面对第五位代表作为《神探夏洛克》的亚裔演员嘉码·陈,面试官甚至直言其肤色可以再白一些吗?
第七位是黑人演员乌米·马萨库。轮到面试官一脸懵逼:你好像因为自己是来试镜女主角的?咱们拍的可不是黑人特定演员出演的电影,不如去隔壁《黑豹归来》试试看?
然而,令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令各位面试官毫不犹豫的确定符合这一角色的第九位面试者——汤姆·希德勒斯顿,也就是抖森成为了女主角。
因为你是男性,所以你是女主角。大概也只有调皮的英国人能让我们在爆笑里看到这些无奈的现实:
女性悲伤时应该面带微笑表现愉悦,可以哭但哭相必须优雅,任何时候任何职业任何温度都应该表现性感,身材管理必须苛刻又完美性感到畸形。
成熟女性不配当女主角只配演妈,有色人种不配演戏只配端茶递水,男人可以轻易得到任何东西,不管是否适合。
可以说,物化女性的行为在社会上比比皆是,而在娱乐圈这种现象表现地更加赤裸裸。总是让人不禁想到”潜规则“三个字,所以,女演员/女性现状真的只能被他人定义存在吗?
放眼现在的国产剧,释放不出真正的女性魅力不说,还几乎只是刻板的在女主身上生搬一套一个固定的人设。
傻白甜玛丽苏人设的剧以及电影。至少也可以拍成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逆袭之路,却偏偏全靠男主来救场,来显得女性就该如此。
例如,《是!尚先生》中女主角傻白甜人物角色设定导致大家将槽点纷纷转移到了女主娜比的身上。
还有明明女性自身有能力却非得拍成依附男人才向前走的形象。很多大女主宫斗剧或是女性权利的剧,虽然打着独立女性的旗号,但却不是出自女性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来撑起整部剧,分分钟替好演员的演技感到不值。
比如近几年大火的《甄嬛传》,随着甄嬛一步一步“打怪”、“升级”,演到最后一大半竟然成了为了给自己心爱的男人报仇。
并不是说影视剧中不能有过多的女性感情线,也不是说女性不能给爱人报仇。而是很多影视剧中并没有正面突出女性想要争权夺势的欲望,反而更突出了女性”向上爬“都是为了男人。
以及神剧《武媚娘传奇》。武则天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多么出色的一位女性形象。结果在剧中感情线也是没完没了,甚至发展成了主线,硬生生拍成了没有男人便活不下去的女性形象。
反观,几乎没有哪一部大男主的影视剧,男人是为了女人才想要当皇帝的吧?
好像国产剧中的女性角色都是不该拥有欲望的,不论是权力欲望,或是性欲望。
前段时间姚晨主演了一部叫《送我上青云》的电影,口碑十分不错。她在里面有一场自慰戏,非常震撼的一个片段。然而比姚晨演技更让人惊讶的是,导演说这是第一次出现女性直面欲望画面的国产电影。多可怕啊!2019年了,我们才敢在影片里正面的、直接的、赤裸裸的表现女性自己的欲望。
就连突显女性魅力和能力的都市剧都逃不出“吐槽”女性角色。
都市剧《欢乐颂》中,细细一看——安迪靠男人、樊胜美有哥哥打压着、曲筱绡低级撕男性、邱莹莹傻白甜。
也有因为女演员一张脸就评定她该演什么角色的。仿佛选择女演员这个职业后,需要改变的并不是演技而是你的脸蛋,这样的女演员一直都有生存困境。
因为《我就是演员》这档综艺,很多观众记住了任素汐,但之前她出演女主角所拍摄的优秀电影《驴得水》等都已经大火,她却没有,因为她的脸蛋。
任素汐说:”我没想大红大紫,我只想证明我可以演得很好,我看到很多好剧本但是没人找我。“
虽然很无奈,但任素汐还是会自黑:哎,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幸运,其他女演员都长那样,我长这样,可能也算特别地存在吧。
看到任素汐的表演,徐峥说好演员的春天来了。但女性角色的春天真的会到来吗?
在演艺圈中似乎过了一定的年龄,无论外表再年轻,也会被认为只能演所在年龄的一些角色。
而贵圈似乎都十分执着于“少女人设”——想要修炼成女主角,就必须去迎合大众审美,让自己成为“少女”。
在《演员的诞生》中,被吐槽“装嫩”的女演员杨蓉,为女演员们的“少女人设”说了点真话——“因为这个市场上一直还在维持着一种少女人设,请你们多给30+、40+的女演员一些机会。”
早在《沙海》刚开播时,杨蓉就曾表达过——“少女人设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市场需要”。
纵观现在的演艺圈,似乎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演员们,存在着一种固化思维:30岁以上的不能自称“少女”,40岁以上只能演妈了,50岁、60岁就只能演奶奶了……
当“少女感”和“认知度”成为了市场选择时,上了年纪的女演员们,能够接到的真正“适合自己”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少。
就像比张嘉译大9岁的宋丹丹在《美好生活》中能够演张嘉译的妈妈,而70年的张嘉译却能和88年的王晓晨在《我的体育老师》中演情侣。
甚至还有观众不看剧情以及女演员的演技,却将全部的重点放在了女主角的脸上。
拍摄《如懿传》时已经43岁的周迅却在剧中饰演16岁的选秀少女,厚刘海麻花辫的造型仅仅播出两集,观众便吐槽不止,甚至直呼辣眼睛。
但八集之后,周迅的脸部状态恢复了“少女感”,观众也不骂了。
在最近《小欢喜》大热的同时,深受好评的演员小陶虹老师在某采访中,还聊了聊“中年女演员的生存困境”。
陶虹一针见血的表示这并不是一个中年女演员没戏演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年女性群体不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她说:“本身亚洲就是少女文化,就喜欢特别年轻的女孩子,然后你再往回看欧美电影,他们更多的主角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他们觉得那个年龄的女人才是最丰富、最漂亮、最能讲出故事的。”
她认为小鲜肉或是小鲜花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缺少其他种类。
不仅是中国,国外的一些剧中也一样存在角色年龄不对等的歧视观念,就像市场选择了“少女感”一样。
韩剧《20世纪少年少女 》中女角色设定为虽然已不是”小花“年龄,但却一如既往漂亮的司珍珍,却被后辈的年轻演员讽刺其年龄大。拿到的剧本也只是一些关于大龄单身女性生活的。
而短片《女主角》故事结尾虽说未免有些绝对,在片中面试官们强调的女主要“柳娇花媚、楚楚可怜、娇嫩纤弱”,就连给演绎“老妈”形象的琳娜·海蒂的表演机会都不给。
所以,不禁让人感叹,能让这些“上了年纪”的女演员发挥演技的戏还有多少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付出了同样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但仅仅只是因为性别的不同,导致你们的收入不同,是不是觉得很荒谬?然而这种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演艺圈又十分常见。
前段时间,福布斯公布了全球收入最高的女演员名单。斯嘉丽约翰逊也就是寡姐以5600万美元的收入登顶榜单。
寡姐凭自己的努力和演技赚来的钱,我觉得她拿的很值。然而对比全球收入最高男演员来看,收入显然差的很多。
同为男演员榜单第一名的巨石强森是寡姐的1.6倍,是第十名女演员的4倍。但身为女演员榜单第一名的寡姐收入只能和男演员榜单中的第六名持平,还少了他们100万美元。
大表姐詹尼佛劳伦斯就曾经针对好莱坞的同工不同酬发表过看法。
“当索尼‘黑客门’发生后,我发现自己的片酬比那些有幸带“鸟”的人少的太多了。“这显然是在薪酬上被差别对待。
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以《黑天鹅》在2011年夺下金球奖影后的宝座。但是她却透露在同年拍摄的爱情电影《爱情无线牵》自己的片酬却非常低,同剧男演员阿什顿-库彻是她的3倍。
她表示当时选择接受最大的原因,就是好莱坞一直有一条“潜规则”,以前所有作品中最高的片酬,就是你下部作品片酬底线。
她说“我不认为男女的不同造成能力上的不同,我们只是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女人没有机会。“
米歇尔·威廉姆斯,曾主演过《断背山》等神片,可就是这样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也遭遇了男女不同酬的待遇。
前年米歇尔参与的电影《金钱世界》,作为女主角的她在这部片子补拍的过程中一共领取了不到1000美元的报酬,但男配角马克·沃尔伯格却得到了150万美元的片酬,两人居然差了1500倍。
虽然这个情况也是受到了多方博弈的影响,但巨大的薪酬差距引起了当时好莱坞对”同工不同酬“的热烈抗议。
在《女主角》短片的最后,嘉玛·陈对着电话的那头说了两声——“MeToo”。这声“MeToo”不仅是在为女演员鸣不平,更多的是在为女性职场上的不平等发声。
我们过多的呼吁并不是矫枉过正,因为只有说出来才能被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想法。因为这不再是只是女演员们的斗争,而是在为全球的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斗争。
女性属于自己,不论是性、还是自由、爱情、婚姻以及如何生活都应该是自己选择的,而不是被动的让他人去物化你的存在。
你本就是自己生活里的女主角,也应该由你自己来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