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祸,亦为Instagram网红之殃?

一组关于Tiffany Mitchell从摩托车上“优雅”摔落的照片,引发争议。人们已经厌倦了网红的营销把戏,厌倦了戏弄。现在人们怀疑Ins上的一切,即使是车祸,也怀疑是假的。

Motor vehicle, Vehicle, Mode of transport, Car, Automotive design, Classic, Photography, Vintage car, Classic car,
instagram

昨晚全世界的WhatsApp群消息都响个不停,人们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Ins网红的摩托车车祸到底是真是假?答案到底是什么,只有WhatsAPP的对话框知道,真相大白至少要等到事件热度褪去之后了。

欲知事件始末,且听笔者长话短说。Tiffany Mitchell是一名居住于纳什维尔(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的生活博主,拥有近25万名粉丝。她发布的内容往往是美好野餐、金秋漫步、甜品烘焙等等,是人人心生向往的生活。每张照片都使用了同一款模糊的棕色滤镜,营造出老照片的质感,并搭配上她最喜欢的骑摩托车出行。但是上周在拍照时,她却不幸出了车祸。即使车祸上升为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摄影师Lindsay仍“坚持拍摄”。这些照片效果极佳,与Tiffany在Ins上的其他内容风格一致,她便决定将这些照片配上滤镜效果在Ins发布,而且循环亮相。

网红辩解自己为什么在Ins上发布车祸现场照片

其中一张效果专业的照片上突出了“Smart Water”几个字,Tiffany否认这是为品牌做广告。— Tanya Chen(@Tanya_Chen)于2019年8月19日

舆论哗然自然是意料之中,Reddit和Buzzfeed两家媒体都大肆报道。最重要的是Mitchell的Ins粉丝开始质疑:显眼位置的Smart Water水瓶到底是不是软广告?在三年前的一场摩托车车祸痛失爱侣的她,为何今日仍不穿防护服?照片中的她为何容光焕发?为何要发布自己的车祸照片?

昨日一篇Ins推送文章的标题写道,“只要Tiffany 能说出莎翁诗歌中描写一位女士为自己喋喋不休辩解的一句话,那么人们就可以原谅她”。她回应称:“人们谴责我借助车祸炒作,插入饮料公司的软广告,让我完全懵了……当我发现自己的朋友,作为专业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点滴细节的时候,被深深触动了。我在Ins上与大家分享,因为他们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好几年,因为我相信他们是懂我的,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网红的大肆营销与欺骗,惹人厌烦。”

当然,我们应相信她不是在撒谎。正常的人都不会为赚几个赞而冒这种风险。话说回来,即使她真的撒谎了又能怎样呢。发与不发是她自己的选择。但这也给所有Ins用户敲响了警钟:将车祸等煽动性事件和关于美好生活的照片混在一起发布,并不代表人们会照单全收。这不仅仅是“荒唐”二字可以概括的,公众底线已然明了。人们已经厌倦了网红的营销把戏,厌倦了戏弄。现在人们怀疑Ins上的一切,即使是车祸,也怀疑是假的。

Land vehicle, Motorcycle, Vehicle, Motor vehicle, Motorcycle helmet, Helmet, Motorcycling, Cruiser, Mode of transport, Automotive tire,
instagram@tifforelie

关于三周前发布的车祸照片,我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不想再细谈这次车祸(关于车祸的推送中有详细记载),我想谈一谈@buzzfeednews发布的煽动性文章,这篇文章扭曲了我车祸时的经历,还出言嘲讽。我还想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在谴责我利用车祸来博取眼球,谴责我借机植入某饮料公司的广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从开通了Ins账户以来,我一直在分享自己的真实生活,公开谈论流产、离婚、焦虑,谈论三年前夺走我挚爱的那场车祸,以及痛苦挣扎的一点一滴。我用Ins来自我疗愈,并且联系与我有着相似经历的人,希望我们能携手渡过难关。这是一种美好的联结。我合作的品牌,都是自己确实喜欢的,并且披露了所有赞助商。若要指控旁人发布关于车祸的虚假信息,或是滥用车祸炒作,请你慎之又慎,如果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呢?没想到,这种事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我很害怕。我确实受了伤,康复的过程漫长而又痛苦。当我躺着马路上,脑海中闪现上次车祸时失去至亲的情景,更是惊恐万分。朋友们在身边陪伴着我,陌生人为我叫了救护车,接受检查之后,还送我回家,之后他们才离开。当我发现自己的摄影师朋友把一切都记录下来了的时候,心都融化了。我要把这一切发布在Ins上,分享给我的粉丝们,他们几年来一直陪伴着我,因为我知道,他们明白这些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也知道,这些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没想到,我在Ins上发布真实的私人生活,人们竟然如此看待,我很难过。我也对BuzzFeed发布的文章,非常失望。如果你关注了这件事,读到了这篇文章,我只想对你说,我发布的内容是真实的个人生活,是我与粉丝心与心之间的联结,是我发布Ins的初衷所在。💛🌾 —— Tiffany / 👻 tifforelie(@tifforelie)于2019年8月20日美国太平洋夏令时16:06

问题在于,精心伪装的虚假故事铺天盖地,惹人厌烦。Ins网红发布的内容可谓是妙笔生花、精雕细琢,他们的粉丝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网红们争相发布“#今日穿搭”,刚发了比基尼骨感美照,又推送自己三大碗意面惊人饭量,人们看了之后不禁自惭形秽。难免的,不用人们拿放大镜去看,他们自己也难免露馅。

可能有人认为,Ins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一种文化现象。从前人们只觉有趣,现在却愈发担忧。其实,我们考虑的核心问题在于,发布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去除滤镜的、狼狈的自己,而非虚假照片中性感时尚的模样。正视真实和虚幻,才是人面临的真正难题。

“面对曾经喜爱的品味仲裁者的Ins主页,我们现在却准备点击取消关注”

从前网红呼风唤雨,人们趋之若鹜。今日网红犯的错自然让人们惊愕、失望,同时失去了信任。如今点开个人主页,即使网红发布的内容仍旧合意,人们也在匆忙逃离。从前通过“#linkinbio”链接进入网红个人主页,人们会浏览上面玲琅满目的商品架并购买,但现在人们只想赶紧取关。但这并不是Ins网红时代的终结。从前,我们喜欢的社交媒体用户,会教我们使用Ins,给我们分享攻略。他们就像身边的普通人,不像明星一般遥不可及。后来的网红们都换上了同一张面孔,人们渐渐不再相信照片中的美好,而是想看到有特点的东西。

“网红生路犹存?没错。”

如今人们愈发挑剔,对网红的抵抗力渐强。网红是否还有出路?前路又在何方?答案在于:与众不同,做自己。彼时社交媒体方兴未艾,前《Lucky》杂志编辑Eva Chen(陈怡桦)在乘坐黄色出租的通勤途中,分享自己标签为“#EvaChenPose”的日常点滴,照片总是一双精致美鞋、一只潮流手袋和一盘诱人果拼。这些内容的确与众不同,她带火了一批品牌,并且手持网红好物的特许经营权。由于发布的内容出色,她已成为Ins时尚合作部门总监。

在光怪陆离的时尚产业,群英荟萃,其中不乏最为聪明的头脑、最是锐利的目光。江山代有才人出,原创作者们会不断探索社交媒体的新业态和网红经济的新模式;设计师、编辑、创作者和消费者都希望能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译注:

1、Ins:全称Instagram(照片墙)。一款运行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应用,以一种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将你随时抓拍下的图片彼此分享。

2、Eva Chen,本名叫陈怡桦,母亲为中国台北人,父亲为上海人,美籍华裔。80后华裔中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博主,00年后最年轻的主流时尚杂志主编。

撰文:Caroline Ferry

转载自英国版Harper's Bazaar

本网站仅为刊载,不代表支持文中所有观点。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