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只要遵循唯一的忠诚法则,
而开放式关系?……@#¥%……&*?
—
开放式关系,听上去就是一个带有刺激性的语汇。它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历史可能比一夫一妻制更源远流长。
美国性治疗师和两性作家Tammy Nelson形容这种关系为“新夫妻制”:
“粗略地说,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夫妻拥有相对于传统一夫一妻制更为灵活的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里,婚姻或固定恋爱关系的参与双方互为对方的主要关系依附者,只要不威胁到这种主要关系,恋爱双方都能拥有其他形式的外部恋情。”
开放式关系的存在比我们想象得要普遍。它不仅存在于明星或公众人物中,同样存在于普通人之间。
根据美国《性与婚姻疗法》杂志在2016年做的一份调查显示,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经历过开放式关系。ELLEMEN Digital 2017年4月刊发的《问30个中国男人》系列中也做过一次关于开放式关系的调查,其中,18位男性表示拒绝认可开放式关系,剩下的12位分别一半拥有过开放式关系,一半愿意接受或尝试开放式关系。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严肃地聊聊“历久弥新”的开放式关系。
—
换妻、群交和开放式关系
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充斥着LSD和摇滚乐的嬉皮公社年代,"Group Sex“一词曾是一个遍及全美国的议题,它常常指小规模的多方性交。尽管这仍然属于一个较小的群体,但根据当时的统计,举国大约有100至200万人涉及到群交这一行为中来。这其中,参与者也多是已婚伴侣或拥有固定关系的伴侣,他们的身份不乏有艺术家、音乐家以及中产阶级家庭。
◼︎ 1967年,旧金山著名的“爱之夏”
1980年,在首例艾滋病被发现以前,非虚构作家、记者Gay Talese撰写过一部长篇纪实报道Thy Neighbor’s Wife,记录了在美国那些中产阶级社区里丈夫妻子们流行的换妻游戏。这份报告是1970年后嬉皮文化的延续,他们代表着性解放、自由恋爱和第二次女权运动影响后暗藏在不少美国家庭中隐蔽游戏。
但如今,我们讨论的“开放性关系”则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里。它不是简单的换妻或群交,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一种观点认为,愿意接受开放式关系的“社会性恋”是一种独立的恋爱取向,平行于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或介于两性之间。
两性专栏作家、Slutever博客的创始人Karley Sciortino表示:“我们在成长起来的过程中,总是被告知要去寻找相同兴趣爱好或者价值观的人,但从来没有被告知要去寻找在性方面相容的对象。” 但保持沉默或压抑是大部分人会选择的结果。不论是对性方面有特殊爱好、或者天生习惯开放性关系的人,都很害怕自己的要求一旦提出会遭到拒绝,但是隐忍多年又会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煎熬。
同性恋活动家和Savage Love专栏的作者Dan Savage则认为,很多人并不是一辈子保持着对一夫一妻制或者开放性关系的兴趣,这种取向是会随着人生阶段的改变而改变的的。他自己与现在的丈夫保持着开放式伴侣关系,他说他自己在一开始向丈夫提出这个建议时被拒绝了。但是过了几年后,丈夫又主动提出愿意尝试。
“但是如果我在一开始自我介绍时就把’开放式关系’放在我的个人简介里,我认为我的丈夫不会愿意和我在一起。但前提是我不会强迫他接受。”Savage说。
—
开放式关系是属于未来的一种新秩序?
在赫胥黎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情欲是无比开放的。不论是谁,男男女女,都能在一辈子里拥有无数伴侣。作者为此设置了一个大前提——在新世界里,人类不再是胎生的,而是被“批量生产”的。摆脱了“生育”的前提,性才真正变得无拘无束起来。
◼︎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的“致幻剂”,嗦嘛
某种意义上来说,事情似乎也正在朝着赫胥黎所预言的那样发展。试管婴儿也好,未来可能真正实现的克隆人也好,以及在高度发达的城市里越来越急速下降的生育率和群体数目增长越来越快的“空巢青年”,人们对性和伴侣的渴求,已近越来越少和“繁衍后代”有关。
另一方面,在全世界,正有很多夫妇经历着无性婚姻。男性在社会上承担着许多责任和义务,随着都市节奏的加快,很多男性不堪工作和生活的重压,经常深更半夜才回到家,面对妻子则表现出疲惫、毫无兴致的样子。日本的妻子曾一度走上大街,抗议企业对员工的非人化压榨。
与此同时,网络的兴起却为人们的交友提供了越来越大的便捷。在目前美国颇为流行的约会网站OKCupid上,用户可以为自己标注上“非一夫一妻制”的标签,这里没有价值观的判断、没有明确恋爱的制度,因此成为人们探索新型关系的试验地。根据网站发布的信息,在OKCupid上,16%的45-50岁用户标记了自己已婚。
—
开放式关系是属于未来的一种新秩序?
历史上的确有成功的开放式关系。去年下半年上映的《马斯顿教授和神奇女侠》,改编自一段真实成功的三角恋。
著名漫画人物神奇女侠的创造者、心理学家William Marston是一名BDSM(BDSM:绑搏与调教,施虐与受虐)爱好者(其实喜欢拿着鞭子让人讲真话的神奇女侠就是象征这SM中的施虐一方),他长期和两位女伴——他的妻子和他的学生生活在一起,三人中既有同性恋和双性恋,也有异性恋。两位女性在这段关系中发展出了稳定的伴侣关系,在Marston死后,共同抚养了Marston的孩子。
◼︎ 电影《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
尽管如此,看似自由的开放式关系,真的执行起来要比传统的一夫一妻制拥有更多规则,毕竟一夫一妻制的标准只有一个,忠诚。否则,人们很容易将这种概念和“滥交”、“乱搞”以及出轨扯上关系。例如在我们文章中采访过的男性里,曾有几位受访者提出对“开放式关系”较为精确的定义,但仍有细微不同。
文艺美学博士“但愿君”认为:“实际上,开放式关系是“乱搞”的某种下位行为类型的具体描述。”而24岁的自由职业者N认为:“开放关系是一种双方基于共同认知所订立的契约,这种认知要求很高的精神成熟度。而‘乱搞’是一种基于性行为的道德污名,没有可比性。”
◼︎ 宣扬反战、自由气息的青春电影《戏梦巴黎》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曾对开放式关系有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总结,提出了7个要点:
开放式关系并不适合所有人,但一夫一妻制也同样。
不要把开放式关系作为退出一段感情的策略。
开放式关系也不是被用来维系一段感情的方法。
开放式关系中的规则和状况都是可以改变的。
在开放式关系中,永远有一个被你优先考虑的主要伴侣。
开放式关系中,主要恋爱双方所开放的关系对象,所有人都可能成为朋友。
嫉妒是一种普遍情绪。
也就是说,要处理好一段成功的开放式关系,你必须是个更为成熟、充分了解自己、拥有较高沟通技巧,并且能够体恤对方的人。毕竟,即使像萨特和波伏娃的那段著名的开放式关系里,也依然不缺少猜忌、争吵、背叛、嫉妒等各种情绪。
开放式关系所面对的东西很复杂,情欲、金钱和家庭。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三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个冥冥的平衡所在。但这个平衡必然伴随着参与者愿意为了彼此在某一方面的巨大付出。人是自私物种,只要身处关系之中的人有一人拒绝付出,那么所有的一切均会失衡。
设定秩序是为了更自由,而往往看似的自由有可能会产生以巨大牺牲为代价的混乱。
编辑、撰文:佳辰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