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展览上,罗克的朋友、性手枪乐队的首任贝斯手Glen Matlock也来了。两个人指着一张在冲撞乐队演出后台拍摄的照片,照片里,乐队成员们穿着以美国画家Jackson Pollock的画作为灵感制作的衬衫。“这最初是我的念头,”Matlock不服气地说,“我在我的工作室的天花板上涂了这样的花样,还做了一条裤子,后来他们也看到了。”当时,Matlock是艺术院校的学生,而冲撞乐队的贝斯手Paul Simon也是学艺术的。“英国人对于音乐和时尚的连接有着特殊的天赋,当时每一个乐队都有自己的穿着风格,对细节很讲究。”罗克评论道,“和现在完全不同,上世纪70年代,人们试图赤手空拳去创造出东西,目的不是为了变得性感,而是真诚地去表达自己、寻找自我。”
罗克从不认为自己是朋克的一分子,“我更加中产阶级,但或许就是因为中产阶级的背景,我对朋克更感兴趣。”罗克曾担任潮流杂志《FACE》的御用摄影师,如今仍活跃在时尚摄影和人像摄影界,三十年来,繁忙、有趣的工作让她重头想起朋克的机会并不那么多,最终也是对那个时代怀有感情和好奇的朋友们促成了这本摄影集的发行。因为当时的拍摄不怀有任何功利目的,罗克反而纪录下了整个被朋克影响的社会环境。她的镜头下不仅有知名的乐队、朋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的概念商店SEX,还有对这一切神色戒备的行人、穿着奇装异服的年轻人。
“朋克是关于自由。”罗克说,“它是关于让你变得强壮,而不是变得难搞。如果看完这个展览,能让观众们更加乐意去表达自己、勇于变得更加自我,我想这是很好的事情,也是朋克积极的一面。”
Q:展览的墙壁上写着“朋克未死”,能给我们解释一下这句话么?
A:我想这句话是关于朋克精神的——自由的精神不死。对于我来说,朋克精神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人们为什么会对它仍然感兴趣。朋克以后,没有任何一种潮流像它那样具有革命性,朋克是狂野的,它鼓励人们去做去尝试一些从未被做过的事情。这是朋克运动中非常积极的一部分。
Q:你当时拍摄的时候,是以一个粉丝、朋友还是旁观者的心态?
A:我从来都不是粉丝。我想,更像是一个朋友,我对所有发生的事都感兴趣。比如拍冲撞乐队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并不有名,我提出给他们拍照的时候,乐队经理觉得或许拍摄对乐队是件好事,于是就让我拍了。
Q:你拍摄了SEX商店,这是朋克运动中著名的地标。由被成为朋克教母的Vivienne Westwood和她的丈夫M开设,后者也一手缔造了性手枪乐队。那是家什么样的店?
A:那里的衣服很贵,街上的朋克青年都买不起。我只买过一件亮蓝色的牛仔外套,是那种最漂亮的蓝色。在商店的墙上印有诗句,放着性感的超高跟的高跟鞋。当年,这些鞋子被称为“妓女的鞋”。当时这家店吸引了很多渴望独立的年轻人,那些想要安全的人是不会去的,因为商店呈现的是非常前卫的、激进的,并不是那种亲切的店。
Q:朋克一开始是反时尚的,但现在朋克反而成了受欢迎的时尚元素?
A:这是不是很有趣?朋克一开始是反对这些陈腐、保守、日常的东西的,显得激进和令人震撼,同时它也很有趣,因为参与的人都非常年轻。二十出头的时候,你怎么可能真的有那么多的侵略性?这些人很多来自艺术学校,对于创作一些新东西有着相对更加成熟的想法。我不知道为什么高级时装界拥抱了朋克,可能是因为有一些设计师自身也很激进,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也有可能是因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