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本无缘
全因我想挣钱
是这样的,ELLEMEN早就参透了你们这些人至今还在上班的原因:《如果不是缺钱,我真的不想来办公室》,但我们也知道,你不想上班的原因还有令人崩溃的老板和他一手打造的企业文化。
比如在即将到来的年会上,你司要求每个人上台表演一曲感恩的心(加手语),你看到自己前后左右的同事们,纷纷显得跃跃欲试,已经有人主动提出定制队服,这让你纳闷: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讨厌这种猎奇的企业文化吗?
首先,你的老板
决定了你的企业文化
一般而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有什么样的老板,就能感受到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Ellemen Digital总结了几种奇葩老板类型并预测其对应的企业文化,有可能其中一个就是你曾经的离职理由了。
(伪)文青型老板
老板爱唱KTV,公司定期搞合唱、组织员工朗诵老板新写的诗歌并在办公室跳抓钱舞。
宝宝型老板
上班之前玩游戏,中途休息玩个游戏,下班之前再来个游戏,周末团建玩游戏,捉迷藏!丢手绢!输了要惩罚,大家一起哈哈哈。
爱国人士型老板
不说每一天吧,至少周一早上需要升旗唱歌。附加项目是耗时一小时以上的演讲,指点江山,虽远必诛。另外,必须用国产手机。
历史爱好者型老板
你在办公室的名号叫关云长,对面的同事是霍去病、武则天、海瑞和平阳公主。
假装在硅谷型老板
试图让全体员工与老板一起沉浸在有朝一日赴纳斯达克敲钟的美好幻想当中,言必称扎克伯格,行必提埃隆马斯克,常常忘记工资不能及时发下来的残酷现实。
成功学书籍受众型老板
看一眼办公室里的书架,每季度畅销书你就知道是什么了,时间管理是起点,终身学习是梦想,定期阅读,定期汇报,成为高效能人士!
人民教师型老板
创业故事每周必讲,一讲必动情,给年轻人无私提供人生经验二十条,谈感想,说心得,手把手教你成为人生赢家。
风水爱好者型老板
工位安排讲风水,日常招人看命理,企业困境问大师。某几种犯冲生肖求职者绝不录用。
养生型老板
吃素喝茶,辟谷修仙,工作群里艾特所有人热心分享健康谣言。
黑板报委员型老板
业绩要做,宣传更要做。无奈微信只能一天推一条,没关系,各位同事公司软文转起来,当然不是强制啦!但你不转?是不是不爱我司?
美发店怎么了?,
每个企业都要有一颗身在硅谷的心
这个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要上班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在MBA智库百科上收录的「企业文化」词条里,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曾几何时,日本企业文化是全球所有老板的标杆,在国内企业员工频繁跳槽的情况频出的当下,日本公司仍坚持着自成体系的升职制度,能力不是第一位,年龄、资历更重要。终身雇佣制的日本,可能会让人倍加有安全感。
但也因为日本特有的终身雇佣制,也有了自己的职场文化。比如根深蒂固的加班文化,下班后也经常要应酬领导及上司。所以很多日本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每年日本官方记录因工作过劳死的案件有700多宗。
不过如今最受瞩目的企业文化当然在美国加州北部的圣塔克拉拉谷(Santa Clara Valley),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硅谷。“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这是硅谷广为流传的一句管理名言,意思是一个公司的成败并不取决于技术实力,反而取决于该公司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
纵观整个硅谷,亚马逊、苹果、Facebook和谷歌是毋庸置疑的统治者,尽管有着各自不同的有趣企业文化,但他们身上都有着硅谷自身的文化基因:比如不迷信权威,精英主义和追求多元化。当越来越多的老板想把自己的公司建设成现代化的企业,就开始盲目模仿硅谷。而很少有人想到,硅谷之所以是硅谷,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
国内企业文化相对起步较晚,普罗大众最容易看到的所谓组织文化,大概正是路边的洗发店:一群洗头小哥+小妹齐刷刷站一排,领班站在他们面前,手举大喇叭,开始一段洗脑式的演讲,下面是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开始整齐地做操,一边做还全力呐喊着让人听不清的口号。引来路人纷纷侧目,他们也丝毫不在乎。
作为一名围观群众,看到这刻奇的场景总觉得像传销一样。你如果随便拉住一位小哥问为啥要做操,一定会得到三个字——“不知道”。即便是问到领班,给到的答案也无非是鼓舞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这类没什么新意的答案。采取这种方法的原因大抵是这种洗脑方法简单粗暴成本低。虽然没有规定每一家企业都要有文化,但企业文化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为什么国内的企业文化多奇葩?
国内一些奇葩企业文化不是一夕而成的,可能来源之一便是集体主义。
企业是个人的集合,尤其在一些服务行业,对这种集体合作更为依赖,最简单、看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取集体活动快速洗脑出一群人而不是一群个人。饭店、美容院、足浴店、影楼、理发店、洗浴中心等场所,让员工们唱歌跳舞喊口号早就成为了企业文化三大宝。
被称为“成功学之父”的卡耐基也是背后助力,老板们以为掌握了《人性的弱点》,就掌握了管理的秘诀。但问答网站知乎上,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卡耐基是骗子?146人关注,44个回答。醒醒吧,大家都意识到了成功学话术的不对劲。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势头良好,充满了创造力,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对硅谷文化顶礼膜拜,认为直接Copy便可以直接以硅谷速度成长,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其文化语境,比如我国,有着传统儒家思想主导的文化,以及政府管制的影子。当然了,很多追随硅谷精神的中国人从未在硅谷工作过也是原因之一。绝大多数中国公司并没有完全吸收这种文化。许多公司仍然是高度自上而下的官僚式管理,开放式办公空间掩盖了那些根深蒂固的保守习惯。
而更多的年轻人如今投身互联网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他们喜欢互联网公司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自由的工作时间,扁平化管理,敏捷的团队,做 cool 的事情。这是一种新的工作潮流。
互联网公司普遍年轻化,除了某些时刻比如年会节目上会露出一点不适宜的土味,备受推崇的是狼性文化,行业竞争带来的压力之外,可能就是成王败寇的暴发户心态在起作用了。种种原因交织,就汇聚成了四不像的中国企业文化。说实话,大家出来工作,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还是戏少一点为好,但我知道:
是我要得太多
撰文:Kylin/ 恰妮斯虫
编辑:小羊
图片设计:Nia_G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