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 在 嫌 iPhone X 太 贵 ?
我们拿定价 8838 元的 iPhone X 国行 64G 版本,和现下最火的“椰子”Yeezy 350 V2“Zebra”,以及收藏市场上价格坚挺的“鞋王”们比了下价,结果发现:
一双“椰子”的价格跟大半个 iPhone X 差不多,而市面上最贵的 Nike Air Foamposite Pro “Comic Strip”的价格相当于 43 台 iPhone X。
球 鞋 堪 比 硬 通 货 ?
先看一则两年前的新闻吧:2015 年,一位北京鞋迷为了凑首付买房结婚,把自己的 283 双球鞋收藏抵押给典当行,换取了 100 万元现金。专家鉴定,他所抵押的球鞋总价值为 180 万元,几乎每双球鞋的市场价值都远远超过了当初的发售价,简直慧眼如炬。
热闹的球鞋市场已经不是小部分鞋迷的事了,每次明星款球鞋发售时的疯狂场景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球鞋的价值,早已不仅是明码标价的一个个发售价数字。经过 Nike 和 adidas 等巨头不断的饥饿营销和炒作,一双具有高话题量的新鞋,可能离发售还有几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比发售价往上翻了几番——
作为硬通货,球鞋或许比比特币靠谱。
让我们来算一笔账吧。以现在最火的“椰子”为例,一双发售价 1899 元的 Yeezy 350 V2“Zebra”,在还没开卖时黄牛的标价已经飙到了 6000 元,发售后会因为货量进一步调整,通常而言也只增不减。
Yeezy 350 V2“Zebra”
但相比那些在收藏市场上坚挺了多年的“鞋王”们,几千元的“椰子”也是小巫见大巫。比如 adidas Yeezy Boost 的“前辈”Nike Air Yeezy ,一双 Nike Air Yeezy II Red October 如今市场价在 35000 元以上,而且几乎不可能找到全新的鞋;Nike Foamposite 系列中也有许多天价“鞋王”,比如“幽灵喷”和“银河喷”,品相稍好的价格都在 15000 到 20000 元。
曾在电影《回到未来》中大出风头的能自动系鞋带+发光的 Nike Air MAG,如今市场价已经超过 50000 元,而且货量极少。
最贵的球鞋是哪双呢?除开奢侈品牌或是镶钻贴金的订制球鞋不谈,如今市面上最贵的球鞋是这双:Nike Air Foamposite Pro “Comic Strip”,鞋迷俗称“小人泡”。
这款球鞋起初只是 Nike 测试球鞋颜色的试验品,因为成品未达预期效果所以没有量产。为数不多的几双珍品流到市面上,据说目前全世界只有 4 双留存,其中有两双分别标价为 25 万和 38 万元人民币。
来参见鞋王了
80 双 鞋 = 32 万 元 利 润
你可能还记得去年 3 月上海南京路 adidas 门口为了买一双 NMD 排起的数百人长龙,而在这条队伍里,最终能如愿买到鞋的不足二十分之一,更不用说其中一百多人是职业鞋贩拉来的排队党。最后因为现场秩序太过混乱,发售被警方果断叫停。
2016 年的街鞋
作为一名普通的鞋迷,想要原价买到一双热门球鞋有多难呢?从各商家花样繁多的发售方法中我们就能略知一二。比如要买 Nike 以及 Air Jordan 近几年的复刻球鞋,可以在发售日一早到官网拼手速,或是到线下门店短信抽签;adidas 的 Yeezy 抽中的几率更小,除了官网还可以通过官方的手机 app 抢购,不过抢到的几率仅为几百分之一。
有些超限量的球鞋比如联名款,官方还会授权大城市的少数几家第三方实体店发售,抽签规则也更复杂,比如先邮件/短信抽排队资格,胜出者发售日当天再抽购买资格等等,在此期间还需要和勾结店员、拉来大部队排队的鞋贩子斗智斗勇。
从上海到悉尼到莫斯科,全世界都在排队买鞋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样的过程本身就为球鞋大幅增值。如今美国几乎每场球鞋发售都会发生暴力事件,排队人群互殴或是买完鞋回家路上被持枪歹徒直接截胡的案例比比皆是。
这一不良风气也输出到了中国——今年 6 月 24 日,上海环贸 iapm 商场 adidas 发售 Yeezy Boost 350 V2“Zebra”,好不容易在手机 app 上预约成功的鞋迷兴致勃勃跑到现场却扑了个空,所有货竟然被两位顾客全部买走。正当这两人提着小山一般的购物袋坐电梯离开时,遭到多人围殴,现场一片混乱。
警察很快控制了局面
有群众指出这两人利用技术手段才横扫 80 双鞋,引起其他鞋贩嫉恨,导致了这起闹剧。不过 80 双鞋,按照现在每双男鞋 6000 元的均价算,总额达到了 48 万元,去除每双 1899 元的成本价,转手利润超过 32 万元,怎能不叫其他人眼红。
要 鞋 还 是 要 命 ?
“硬通货”的首要属性就是价值坚挺,这正是球鞋的优势,但归根到底是球鞋市场的供不应求造成的。这一切的疯狂还要追溯到 1989 年的一起命案。一位名叫迈克尔·托马斯的美国马里兰州少年当时穿着最新款 Air Jordan 去上学,几小时后,他被大自己两岁的詹姆斯·马丁带进小树林活活掐死,球鞋被从尸体上扒下抢走。
Air Jordan 在 90 年代的广告
这可能是第一起引起社会重视的球鞋血案,但并不是当时的个案。1990 年 5 月刊的《体育画报》(Sports Illustrated)把“要鞋还是要命”作为封面标题,揭露了共 20 起暴力抢劫乔丹鞋的事件,其中大都发生在青少年之间。
随着迈克尔·乔丹在 NBA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正是乔丹鞋蹿红势头最猛的时候。于此同时,一桩桩暴力事件却让乔丹鞋开始被贴上负面标签。迈克尔·托马斯的悲剧理所当然传到了乔丹本人耳朵里,让这位“篮球之神”震惊不已,难过落泪。
卖 大 麻 不 如 卖 鞋 ?
从那时开始,球鞋,尤其是 Air Jordan 篮球鞋,成为了一种新的犯罪动机——二十多年后的现在,这一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据统计,光是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 1000 人因为球鞋暴力抢劫事件而丧命。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暴力分子抢来的球鞋难道是要自己穿吗?
视线转向亚特兰大。作为美国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公路在这里交汇,也催生了亚特兰大的毒品生意。而在这里,除了美金之外,唯一能和毒品挂上钩的“硬通货”就是球鞋。
同样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这里的毒贩就认识到了球鞋的价值:倒卖 1 盎司大麻可以让他们赚 150 美元,但同样一盎司大麻换来的乔丹鞋,在转手后却可以轻易卖到 600 美元,而且永远不愁买家。
这条交易链条的另一端,满眼通红的街头小混混每天瞄准路人脚上的乔丹鞋,抢劫得手后就拿着还热乎的二手球鞋敲开 dealer 的门,直接换成毒品。也就是说:
根本不用经过现金交易这一环,比现在的微信支付宝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球鞋之所以能成“硬通货”的另一个关键,在于收藏价值。即便是一双二手球鞋,只要品相不是太离谱,基本都还能保持在一个高水位上,不会因为其使用价值(如穿着打篮球是否舒适)而折价。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resell 球鞋店铺遍地开花。
Flight Club 等知名连锁店每天都是人头攒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球鞋毕竟不同于书画艺术品,其材质本身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适合长期收藏的物件。一双 1997 年的新球鞋,即便主人再怎么用心封膜保护,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底外底的橡胶还是会粉末化,不但没法上脚走路运动,连完整保持原样都很难了。
所以不少球鞋收藏大家在被问到“如何开始收藏球鞋”之类的问题时,答案出奇一致:
别 收 藏 ,
不 适 合 。
撰文 汪戈里 / 编辑 Y / 图片制作 白
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