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Nelson 大卫·尼尔森(左)
获荣誉文学硕士(RCA,皇家艺术学院),英国皇家建筑学院建筑师。自1991年成为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合作人以来,他从事过的项目包括:位于柏林国会大厦的德国新国会大厦、伦敦的金丝雀码头地下车站。近期项目有阿布扎比的中央市场和吉隆坡的YTL新总部大楼。
吴洋(右)
现任“外滩金融中心·BFC”总裁,中国商业地产联盟副秘书长、专家委员。吴洋在商业房地产的开发、运营与管理领域拥有逾二十年经验。目前正在负责开发“外滩金融中心·BFC”城市国际会客厅项目。
外滩金融中心·BFC夜景
吴洋
外滩金融中心 · BFC总裁
ELLEMEN:外滩金融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气质和文化故事,那么你们为什么最终选择了这家事务所?
吴洋:BFC是一个“传承历史,跨越未来”的项目,融合了金融、商业、旅游、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并定位成能引领时尚生活的“城市国际会客厅”。当初经过国际招标,Foster的方案在二十多家国际建筑事务所中脱颖而出,不仅非常符合外滩历史延续的风貌,而且把我们想要表达的理念很好地用建筑语言体现出来。在考察了这些世界级建筑事务所后,我们非常欣赏Foster对于产品精工细作的大师级巨匠态度和专业精神——把项目当成作品而非产品来完成。对于每一个细节的跟进都让人钦佩,例如,他们的设计师设计完玻璃幕墙的颜色后,自己会去玻璃厂挑选、配色、把关产品的质量……这都已经超出了他们原本的职责范围。
ELLEMEN:在风格多元的上海建筑谱系中,你们希望外滩金融中心呈现何种面貌?
吴洋:BFC要打造“城市国际会客厅”,一个承载中国百年金融梦想、展现时尚文化与摩登精神的“世界舞台”。BFC涵盖企业会馆、企业总部、购物中心、艺术中心及精品酒店五大业态,其中最大亮点当属艺术中心。它是由Foster + Partners建筑事务所设计,邀请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师ThomasHeatherwick担任美学顾问,并作为主创设计师。
BFC艺术中心具有三大功能,首先是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将展现国际艺术盛宴;其次是国际品牌发布的平台;最后是企业公关对话的场所。BFC艺术中心将是外滩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声、光等艺术设计,给外滩呈现一个具有视觉盛宴的建筑艺术作品,完成百年外滩由功能性向文化艺术的蜕变。
BFC文化艺术中心
ELLEMEN:我们知道,空间也是一种生产关系,外滩金融中心怎样体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在金融与艺术两重属性关系上?
吴洋:外滩是中国金融文化和时尚艺术的起源地,BFC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的核心地段,正是要传承并发扬这两种文化。今年6月2日,BFC举办外滩国际金融峰会,邀请百余位金融界人士共聚外滩,为政府、金融界和企业界构筑一个沟通的平台。此次作为ESA活动战略合作伙伴,BFC携手ELLE举办风尚大典,也是对项目时尚艺术气质的最好表达。
在建筑空间的体验感上,BFC结合了外滩百年建筑群的标志性符号,并针对企业领袖打造出具有金融服务功能的企业会馆,让他们在上海拥有一个私人会客厅,这个会馆在其他的商业地产里是没有的;从业态内涵上说,人的消费趋势已经转变,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为精神欲求的满足,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想法。虽然我们的名字是“金融中心”,但实际定义是“国际会客厅”,其中包括融合了奢侈品体验中心、全球星级餐饮及国际名品等多业态的体验式殿堂级购物中心。
艺术中心则是举办艺术展、音乐会、发布会、Fashion show的空间,同时又提供了高端商务餐饮、电影院、观景平台及露天舞台等功能,满足写字楼高端商务人群等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将来还会和很多艺术家合作,推出更多的互动艺术项目。
BFC企业会馆
David Nelson大卫·尼尔森
Foster +Partners建筑事务所高级主管,设计联合体负责人
ELLEMEN:我们知道,Foster+ Partners是一家国际性建筑事务所,在全球有诸多建筑设计,那么,在你经历中,中国客户的需求与其他国家有何不一样?
David: 大体上来说,中国客户希望所有的项目都能加快速度完成(大笑)。就我个人观察,中国客户非常渴望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在BFC的项目中,我们有一个高度达成共识的目标——做出一件高质量、独一无二且自有风格的作品,这是有关双方的分享,虽然有时候也会挑战对方,但背后的动因都是为了完成一个伟大的项目。
ELLEMEN:你在设计一座建筑时,首要考虑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David: 创意性的思考,做研究分析,听取各方专业人士的想法和意见等。
ELLEMEN:现在诸多建筑给人一种压迫感,你的建筑怎样做到友善?
David:当一个建筑是孤立且与周遭隔离开来时,它容易给人一种压迫感。只有当人们能很好地使用它、享受它、被它启发、发生互动时,这个建筑才是友善的,所以这也要求建筑师在做设计时,能把整体的城市规划和空间等元素都和建筑本身有机结合起来。
ELLEMEN:你认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David: 在我个人看来,今后的设计是“整合设计”,倾向于使用更少的材料、消耗更少的能源、有更多能发挥创造的空间,拥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