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输了第一场比赛的柯洁,被两个高大的男人护送到场下坐好,等待十分钟后开始的新闻发布会。
试图上前拍照的摄影记者被他们逐一拦了下来,柯洁因此露出了几乎不可察的、不好意思的神情,与刚刚在场上以钢铁意志顽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棋手似乎并不重合。
赛后的柯洁显得很放松,稍作休息后立即掏出了手机,在微信与微博间来回切换。大摇臂摄像机扫到了他,半低着头,有点害羞,但又忍不住多看了一眼屏幕上的自己。
台上的棋手正在“复盘”,柯洁间或抬头看了过去,几乎显得不太关心——只有他西装左侧袖子与肩膀接缝处明显的折痕透露出眼前这个男孩在刚刚过去的两小时内,面对强大的AlphaGo,抱着拳紧着眉头,思索每一步落子。
他完成了或许代表着人类最高围棋水平的一场比赛。
作为当前世界棋坛积分排名第一,也是唯一排在AlphaGo之前的棋手,柯洁被视为人类在围棋领域面对人工智能最后的堡垒。
但20岁的少年棋士显然并不打算在“最后的战役”里打安全牌——他的打法更偏向于强硬。
2017年5月23日11点,人机大赛才刚刚开始,执黑子的柯洁先行,四手之内,他总共下了两个“三三”:这是围棋里偏向于战斗的技巧,讲究以点破空——围棋初学者书籍上,对点三三的建议是:“若不能形成厚势,则容易造成自身被动,需谨慎进行。”
“非常凶悍”,九十年代棋坛七小龙之一,上海棋手常昊九段在现场形容。
这与柯洁赛前在微博上所许下的誓言一致:
“我会用我所有的热情去与它做最后的对决,不管面对再强大的对手——我也绝不后退!至少这……最后一次……”
顽抗271手。14:54分,柯洁VS AlphaGo,三番棋第一局,AlphaGo执白1/4胜。目前比分0-1。
“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比赛”,AlphaGo联合创始人Demis Hassbis博士评价道,“也极其地勇敢。”
比赛带来的震撼显然是巨大的。
“我感觉像在跟围棋上帝下棋”,柯洁在赛后新闻发布会谈到:“每一次AlphaGo出现,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人工智能的、越来越强大已经是必然。随着进一步发展,我相信人类与其对阵时胜率将无限降低,并最终趋近于0。”
此前,柯洁已经“落败”过一次。
去年12月29日,在网络围棋对战平台顶着Master名头的神秘棋手首次上线,连接打败包括韩国第一人朴廷恒以及获得过8次世界冠军的古力,完成了出道以来47连胜。2017年1月3日晚,柯洁对阵Master,于178手投子认负。
AlphaGo开发方DeepMind公开承认,Master即为化名后的AlphaGo。
因此今天的比赛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甚至符合大多数棋手的事前预判。
柯洁与AlphaGo的比赛还剩两局,输赢悬而未决——但围棋的未来似乎已经清晰,只论技术,人类将不再是围棋领域的统治者。
但面对逐渐强大的人工智能,柯洁的态度或许代表了人类的最理想姿态。
曾经失败过一次的柯洁,仍然接受了AlphaGo的正式挑战。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想法,但这位人类顶尖棋手展现出的巨大勇气显然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开幕式上,出席嘉宾的名字被逐一朗读,读到柯洁时,全场掌声瞬间变大。
“柯洁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艺术家”, Hassbis博士抬手,对正坐在台下的柯洁致敬,他身材并不高,脖子微微前伸,显得肩膀有一些佝偻。
这位一手带来人类围棋史上最大“危机与挑战”的人工智能专家是一位著名的前游戏开发人,也是一名来自英国的专业棋手。
对于他而言,“围棋是游戏,但也不仅仅是游戏,它是竞技。而今天(柯洁与AlphaGo)之间的对决,显然也超过了单纯的竞技意义。”
人机对战并不是目的,我甚至不愿意用这个词汇来形容这场比赛——事实上,我们是在探索,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像“哈勃望远镜那样,被人类发明出来,却能够用以探索人类所完全不了解的太空。”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而如果AlphaGo最终获胜——“我会将其看做整个人类的胜利”,Hassbis强调。
“因为这恰好证明了人工智能拥有着足够的潜力,而人工智能的潜力,将正是帮助整个人类获得更好生活的关键。”
撰文:杨馨 摄影: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