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建筑的探索,不仅在于如何更好地满足人居需求,也在探求更多元、更具创意的设计本身。从最早的伐木、土石、草藤的简单架构,到巴洛克、哥德、东方等百花齐放的建筑风格诞生,不同时空衍生了不同的创造灵感。但不论古今中外,人们从大自然获取灵感,并将其运用在建筑中的脚步却未停歇。建筑师从自然界的动植物身上获取启发,它们展现的外表与姿态,其实无形中与我们的建筑紧密相连。
我们为你介绍全球几处典型的从大自然获取灵感的建筑,一同挖掘人与自然交流的另一种奇妙模式。
1. 卡塔尔“沙漠花”酒店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最近宣布了在卡塔尔的海岸新城卢赛尔城(Lusail City)建设一幢38层的流线形酒店的计划。这幢 70,000平方米的酒店和住宅楼,是扎哈-哈迪德在今年年初去世前,为卢赛尔城设计的两个项目之一。
该建筑的设计参照了沙漠风信子的外形。沙漠风信子是一种开花植物,原产于阿拉伯海湾地区。这个设计方案是,在其底部升起由9个花瓣构成的“交织的流体形的几何形状”大厦。
这幢建筑还将拥有一个精致的外表面,类似阿拉伯传统的窗花,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元素。
2. 美国密尔沃基美术馆
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执安湖畔,它具有洁白色的外观和别致的造型,如大鸟双翼的巨大屋顶代表着卡拉特拉瓦的美学,同时成为了密尔沃基的标志性建筑。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卡拉瓦特拉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3.荷兰鹿特丹“城市仙人掌”(UrbanCactus)
荷兰鹿特丹的“城市仙人掌”是一个坐落在荷兰的住宅工程,它将在19层楼中提供98个居住单元。多亏了这种错落有致的曲线阳台的设计,每个单元的室外空间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这意味着,当所有居民的花园中的花正在开花期时,这个绿色摩天大楼将真的是绿色的。尽管这个建筑可能缺乏技术部门,但它的碳减排能力依然很高,这多亏了在门廊处进行的光合作用。再加上,它的白色外表也帮助减轻了市内的热度。
4. 墨西哥“蜂巢”大厦
蜜蜂的蜂窝构造非常精巧、适用而且节省材料,这引起了设计师们的极大兴趣。科学研究发现,相邻的房孔共用一堵墙和一个孔底,非常节省建筑材料;房孔是正六边形,蜜蜂的身体基本上是圆柱形,蜂在房孔内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又不感到拥挤。
墨西哥的“蜂巢”大厦以此寻得灵感。蜂巢大厦(Howers)位于墨西哥市东北方的圣达菲(Santa Fe)地区,由墨西哥Rojkind Arquitectos建筑事务所设计,地区发展规划案中找来了十家不同的建筑事务所分别设计十栋集合住宅大楼,蜂巢大厦则为其中之一。Rojkind Arquitectos主持人Michel Rojkind以无数个六角形作为结构包覆串连了两座楼体,同时也作为玻璃帐幕的支撑框架,蜂巢状的架构暗示了现代人们居住的形态终究回归到大自然生物的运作,由底层分散的状态逐渐往上聚集,由公共空间渐变至私人空间。
5.台北101
著名的台北101,由国际级建筑大师李祖原设计,灵感来自于青翠挺拔的竹子,也有着吉祥的中式寓意。外形呈竹节型的台北101,每8层作为一单位,取其8为“发”的好兆头,传达“成长盛开”的概念,像是向上长高的竹子或盛开的花朵,步步高升。加上26楼外的古代铜币,每8层楼的如意造型,让这栋看似时髦又掺杂中国风的建筑物,别有新意。
6.迪拜棕榈岛
最后当然少不了有名的迪拜棕榈岛。一向在建筑风格上敢为人先的迪拜,不仅从风帆、世界地图、钟楼上寻求灵感,更是异想天开地在湛蓝的波斯湾上铺设了一片巨大的“棕榈叶”。2001年开工的棕榈岛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岛屿绵延12平方里,伸入阿拉伯湾5.5公里,由一个像棕榈树干形状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朱美拉棕榈岛规模庞大,从太空中都能看到。
棕榈岛是由三个“棕榈岛”工程,即朱美拉棕榈岛(The Palm Jumeirah)、阿里山棕榈岛、代拉棕榈岛和世界岛等4个岛屿群组成。棕榈岛是世界最具标志性住宅及旅游项目。每个岛上都有大量的别墅、公寓发售,为整个迪拜酋长国增添了诸多供不应求的海滩。耗资140亿美元打造而成的迪拜棕榈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12年整个岛屿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