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眉、化妆、穿得美,但我知道我是纯爷们

这一切怎么可以被一个“娘 or 爷们儿”的粗暴切割而简单定义

Head, Nose, Ear, Hairstyle, Eye, Chin, Forehead, Collar, Eyebrow, Dress shirt,

都什么年代了,

还有人 diss“不男不女”不爷们?

“男人应该这样,女人应该那样”,类似的排比句从我们有记忆以来就不绝于耳,但你是否有想过:这一切的条条框框又是从何而来?到底什么样的男人又叫“纯爷们儿”?就在你试图给这个词下定义的时候,可能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一个性别陷阱。

新时代的很多年轻人都意识到了,自称纯爷们去攻击“不男不女”实在是很 low 的性别偏见,好像随着“习女德”的横空出世,“振夫纲”也要被提上日程了。抬头一看,日历都已经翻到 2017 年了,对于男男女女的问题,大家要宽容一点才行。

凭什么“娘”和“男子气概”

要互相对立?

爷们儿,北方方言,又称“大老爷们儿”,意指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如大气、宽容、彪悍、勇敢等。某本土百科为这一次词条添加的配图包括知名男星张涵予、胡军、姜文、张丰毅。

Movie, Chin, Poster, Album cover, Suit, Photography, Photo caption, Formal wear, White-collar worker, Games,

按照这样一套标准,我们大致能勾画出“纯爷们儿”的基本准则:必须阳刚,必须威猛,必须争强好胜,不能纤细,不能斯文,不能优柔,拍照摆 pose 时绝对不能用左脚勾住右脚踝。

总之,不能“娘”——这是社会长期以来对男性的假想和定义。

这个世界对所谓“娘炮”的恶意大家有目共睹,我们无需赘述。只提一件小事:两年前,南京一所中学开设了“男孩教育”课程,旨在强化男生的“阳刚之气”。课程教师指出,“在校园活动中,一些男孩阳刚气不足,站不直,说话声音很小”。 “阳刚气不足”是一件需要被矫正的事情吗?从这所“名校”的决策来看,主流社会似乎是这样认为的。

Forehead, Chin, Movie, Smile,

曾经表示如果儿子“娘”就抽他的吴京老师

然而,将所谓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截然对立,对一个现代社会来说,早就是落伍的观点了。

上世纪,关于两性气质融合的现象便已经成为了世界心理学界的研究课题。弗洛伊德曾提出过“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对人类而言,纯粹的男性或者女性,无论是在心理学的意义上还是在生物学的意义都是找不到的。”荣格曾提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Art, Organism, Illustration, Visual arts,

Illustration by Pep Boatella

更有针对儿童的心理学实验证明:在许多场合下,具有男女双性化气质的人要比具有性别定型气质的人表现出色。

当一个社会趋于稳定和繁荣时,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人们在性情上都会趋向于温和、敏感、纤细。这种融合是社会高度分化的结果,当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传统性别的特征自然会逐渐边缘化。

Illustration, Animation, Art, Graphic design, Fashion accessory,

Illustration by Pep Boatella

我们在很多描绘未来的科幻小说中都会看到这样的设定,比如《三体》——在其中一个被设定为“太平盛世”的年代中,当时的人类普遍呈现出阴柔化的外表和性格。这种想象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社会进步下的两性气质融合。

抛开历史和未来,我们看看中国的当下。就在几年前,苏州大学的一群学生完成了一项“大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研究课题,调查历时近一年,覆盖全国东、中、西部 27 所不同高校,其中 33% 的被调查大学生显示为“双性化”性别类型。而在这三分之一的“双性化”大学生群体中,研究发现 90% 在各项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Illustration, Art, Cartoon, Painting, Modern art, Visual arts, Graphic design, Paint, Still life, World,

Illustration by Pep Boatella

也就是说,尽管针对所谓“娘炮”的偏见依然存在,但一个“女里女气”的男性在当下的社会很可能是有着特定优势的。一个文明的社会不仅仅要接受这样的优势存在,还要认识到,一个男人是否优秀与他是否“女气”毫无干系。

护肤和化妆,

早就不是女性专利

早在公元前 4000 年的古代埃及时期,男人们就开始用黑色颜料来画眼线,充满荷尔蒙气息的罗马角斗士则是腮红爱好者,而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男性也会用铅粉涂脸以达到美白的效果。

Portrait, Headgear, Painting, Art, Hat, Fur, Costume hat,

Sir Henry Unton,1586

就连在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男同胞也为了变美变帅气无所不用其极。“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贝带、傅脂粉”——其中“脂粉”就是指磨碎的米,原始版本的粉底感觉非常有机。

时间快进到 21 世纪。当化妆品公司第一次推出男士用护肤产品时,还会使用硬朗的黑色或银色包装试图减弱与护肤品联系在一起的女性气质,但现在,代言护肤品的男明星比比皆是,他们认真洗脸、认真往脸上涂乳液的样子别提多吸引人了。

许多男人可以毫无障碍地和女生一起交流护肤品或者面膜使用心得,甚至比很多女生对自己的皮肤更讲究更用心。

护肤是一方面,就连化妆也不再是女性专利。最早或许我们还会对电视上画眼线的男偶像津津乐道,现在这早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撑起流量一片天、拉动经济 GDP 的影视小生们和男团小哥们,每天顶着精致的妆容,俘虏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成为迷妹。

People, Social group, Youth, Fun, Event, Performance, Smile, Drama,

EXO《上瘾》专辑封面,当年许多女生可都是照 MV 里仿“鹿晗妆”的

在邻国日本,就算是普通男人,化妆也是家常便饭一样。曾经就有调查显示,一种快速区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方法,就是看对方有没有修眉。不过现在,中国男性也正变得越来越爱美——比如“半永久”纹眉在男人中也颇受欢迎,人人争做眉清目秀的好男儿。

Hair, Face, Hairstyle, Photograph, Forehead, Eyebrow, Facial expression, Chin, Nose, Cheek,

大家都有偷偷半永久哦

女为悦己者容,男生就算不为了变成翩翩飞舞的花花蝴蝶。在舒适的范围内化一些妆让自己看上起更有精神,更加得体大方,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何尝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无论你对此嗤之以鼻到了什么程度,都无法阻止这一社会进程。

但话锋一转,在乎容貌的人不该被 diss,不修边幅也同样不该被打压为“糙汉子”。只要不影响他人,你的身体和你的脸全由你自己做主,而不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我是男人,

我也用香奈儿五号香水”

“男人味”究竟是什么味道?这个答案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印象中那些受欢迎的男香,几乎是清一色的肌肉男广告,香味则可以归于“氧气味”或者“水香调”(比如 Armani 畅销款 Acqua di Gio 或 Davidoff 的 Cool Water)。这些长期称霸男香界的爆款,实际都刻意散发一种与雄性激素类似的味道。

Perfume, Muscle, Beauty, Arm, Lip, Model, Barechested, Cosmetics, Chest,

但在最近几年,男性对香水的选择变得多元起来。当越来越多女性选择男士古龙水的时候,男人们也身体诚实地用起了温柔婉约的甜蜜香调。从 Chanel No. 19,娇兰的 Shalimar,到爱马仕的鸢尾花…… 这些香甜的花香调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男性拥趸。

研究表明,配方越是传统的花香调女香就越适合男人使用,会散发出一种很会打扮的老派绅士的气息。“我很爱 Chanel No.5 的味道,我没法经常喷的原因是她太为人所知了。”男性香评人 Chandler Burr 说道。

Hair, Perfume, Product, Facial hair, Beard, Cosmetics,

还记得布拉德皮特给 Chanel No.5 拍的广告吗?

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到更加手时髦人青睐的沙龙香,男女款的界线就越发模糊,甚至不存在。无论是老牌香氛品牌 Diptyque,还是 Le Labo 这样的先锋香水实验室,或者 Byredo 这类现象级新兴香水品牌,他们的香水系列直接不区分男女香。每款香水都只有名字或者编号,让顾客们跳出束缚自由选择。

Product, Perfume, Liquid, Material property, Cosmetics, Fluid, Glass bottle,

Quora 上曾经有人提问“如何看待一个用女香的男人?”高赞回答就代表了一种正确态度:“只要他闻起来好闻,我丝毫不会质疑他的男性气概。”

“现在再去讨论性别,就落伍了”

中性、甚至无性别的雌雄同体的着装,早就不是小众了。尤其在最近两年,合并男女装时装发布已然成为了大趋势,因为本来 T 台上男装和女装的面貌就已经变得非常相似。放眼到当下的街头,经过了一个完整的 normcore 和性冷淡审美的洗脑,男孩女孩们也开始穿越发相像的衣服。

Sitting, Comfort, Neck, Shoulder, Furniture, Chair,
Clothing, Fashion, Fashion model, Outerwear, Neck, Pattern, Pattern, Design, Sleeve, Photography,

或许是由于父系社会中对男权的崇拜,导致男性着装在很长一段时间停摆趋于稳定。不过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各类平权的推动,传统固有的保守思想也日益削弱,映射到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中去。

从 J.W. Anderson 的同名系列里让男孩们穿上肚兜,到 Gucci 的 Alessandro Michele 给男人们设计各种印花和蝴蝶结,越来越多模糊性别界限的设计师出现,并且掌握着主流话语权。

Fashion, Cool, Fur, Fun, Photography, Fashion design, Style, Photo shoot,

Burberry 2016 九月广告

Clothing, Jacket, Fashion, Outerwear, Fashion design, Sleeve, Blazer, Top, Jeans,

Gucci 2017 春夏后台

Social group, Fashion, Fashion design, Event, Outerwear, Fun, Vintage clothing, Coat, Fur, Performance,

Prada 2017 秋冬后台

比如今年年初男装周期间让人印象最深的一个造型,就是 Thom Browne 秀上前面西装、后面婚纱的“和自己结婚”的压轴造型。那场秀上,所有男模特也都是穿高跟鞋登场的。

“当我们年幼时其实每个人都穿的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而是一板一眼按照固有文化规范来穿衣打扮呢?你需要思想开放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Thom Browne 秀后说到。

Footwear, Boot, Floor, Baggage, Leg, Luggage and bags, Bag, Shoe, Riding boot, Flooring,
Clothing, White, Dress, Fashion, Suit, Wedding dress, Formal wear, Haute couture, Gown, Tuxedo,

Thom Browne 2018 春夏系列

不过,Thom Browne 只不过是把曾经属于男人的单品还给男人罢了——高跟鞋最早就是为男人设计的,相传是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凸显自己高大的王者风范而特意叫人制作的。

Painting, Art, Monarch,

太阳王,发明红底鞋的男人

无独有偶,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当时上层社会的男性就对白色紧身裤袜情有独钟,这也是丝袜最早出现在造型中,而女性真正普及丝袜时已是二十世纪初期了。

设计师们弱化性别差异的举动也并非突发奇想,雌雄同体的风格一直是文化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比拟。无论是 David Bowie、Prince 还是身穿 Jean Paul Gaultier 的张国荣,他们都是“无性别”时代的先锋人物,也是因为他们无所畏惧的态度也让时尚有了更多浓墨重彩的篇章。

Music artist, Performance, Singer, Entertainment, Singing, Music, Performing arts, Pop music, Talent show, Musician,

热·情演唱会上的哥哥

常年在伦敦办秀的中国时装设计师 Xander Zhou,就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说到,“现在再去讨论性别,就已经很落伍了。”

***

总之,我护肤、化妆、穿得美,但我依然知道我是好男人。这与审美无关,更与性别无关,因为人本身从来都是大于性别的存在。作为一个男性,无论你是接近于“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无论你选择精致还是“糙”,无论阳刚与否,这都无法定义你。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无数个偶然和必然的交汇中历经所有,将自己一点一点塑造成一个当下的、完整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着的个体,这一切怎么可以被一个“娘 or 爷们儿”的粗暴切割而简单定义?说到底,所谓性别平等,所谓消除歧视,尊重的终究是个体的价值。

这都 2017 年了,

“男不男”“女不女”,

真的该从文明人的口中彻底退场了。

撰文 梁珂 Milo / 编辑 Ayy

封面图片及正文插画来自 Pep Boatella

其他图片来自网络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