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之国”的探秘

这座拥着古老神秘的复活节岛勾勒出南美大陆婀娜西海岸线的美丽国度,将伴随着我们探访的脚步被一一揭密。

Tree, Community, Photography, Adaptation, Grass family, Woody plant, Plant, Soil, Vehicle, Gesture,


Tree, Community, Photography, Adaptation, Grass family, Woody plant, Plant, Soil, Vehicle, Gesture,

阴差阳错的葡萄藤

得天独厚的丰富的气候条件,使得智利在16世纪就被西班牙的征服者所注意,他们挟葡萄藤而来,掀开了智利在葡萄酒历史上传奇的篇章。19世纪,越来越多的法国葡萄酒商开始注意到这片广沃又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赤霞珠,梅洛,嘉美娜等品种相继被引入,随着时代变迁,斗转星移。如今,伴随着一个世纪的精心培育与发展,智利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出产国,传奇故事与辉煌历史,在智利当地各大酒庄的酿酒师口中娓娓道来:在智利最富盛名的葡萄品种非嘉美娜莫属,这个来自法国波尔多的品种几乎在智利之外绝迹,然而在智利却茁壮成长。十八世纪末,根瘤蚜虫席卷了欧洲葡萄种植园,所有品种都难以幸免。而本身就因为成熟期漫长且对环境要求苛刻的嘉美娜更是灾情严重,几乎从此消失在欧洲的葡萄版图之上。殊不知,智利人早在这之前已将此品种带回家乡。然而,嘉美娜却一直被当地人误以为梅洛品种,直到1994年,一位品酒师敏感的味蕾对当地的所谓“梅洛”产生了怀疑,经过DNA鉴定,人们才知道原来嘉美娜不但逃过一劫,甚至在智利已经安家落户,出落成一颗明珠。随着品酒师们凭借灵敏的嗅觉和挑剔的味蕾再一次找回了这一波尔多的遗产,智利嘉美娜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品酒之时又一个无可挑剔的选择。

Rock, Sand, Shadow, Tree, Landscape, Fence, Geology, Ancient history, Coast, Tourism,

没有帽子的15人

2010年的智利大地震,同样也让复活节岛经历浩劫,地震所引起的海啸于此登录,海水吞没了此处的15尊石像,所有的石像都被巨浪推倒,灾难再次让他们身首异处:18世纪初,当慕名而来的欧洲殖民者回到这个被先驱者描述为“处处耸立着怪异石像”的岛上,所有的造像都被推倒,而岛上的人口也大不如前。根据岛上发现的一些武器痕迹,可能是由于资源越发的紧张,引发了部落之间的战争。终于这个有着几万人口的岛上文明也最终衰败,作为部落守护者的石像像,沦为了部落战争中自身难保的牺牲品。海啸之后,日本人与英国人投资修复了这一人类文明的遗迹。然而,由于资金告竭,没人愿意将他们的“帽子”给他们装回去,15个帽饰被另外陈列在售票入口处的平地上,想起导游告诉我那些被遗弃在工厂的石像,也正可能是因为作为工资的食物短缺,石像也不再被重视,才被工匠们丢弃,历史有时候真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Water transportation, Water, Boat, Sky, Reflection, Blue, Vehicle, Harbor, Mode of transport, Waterway,

属于智利的夏威夷

拥有五座相对完整石像的Ahu Nau Nau位于小岛北部的一个海滩边缘,海滩座南朝北,在这个处处都几乎是火山悬崖峭壁的小岛上,这个金光灿灿的海岸线缺口不仅仅成为了岛上最早一批居民的登陆点,如今也成为了岛上游客至爱的休闲地标。今年种植的棕榈树在海滩附近的山坡上,这里不管是烧烤聚餐还是玩水,都再合适不过。阳光洒下来的时候,如果不是身后的石像冥冥中提醒我,这里与所有的沙滩别无二致,只看照片,你甚至可以把他与迈阿密,旧金山或者海南岛联系在一起。然而,吸引我的却不是喧嚣的海滩,5座石像不远处,有两座极其规整的椭圆形山坡,他们对称着耸立在海滩之后,像极了高尔夫球场中的人工山坡,穿过稀稀拉拉的树丛自然形成的绿色拱门,走入山谷之间,所有的嬉笑打闹都不复存在,回归到细细索索的自然之声中。

Black, Rock, Monochrome photography, Black-and-white, Tree, Monochrome, Formation, Sky, Photography, Monolith,

背朝大海的守望者

岛上的天气相对凉爽但变幻莫测,云层在地上经常会因为烈日而投射出巨大的阴影。然而雨水,则始料未及的伴随着阳光散落下来,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却来势汹汹,滴滴答答的落在游客的身上,似乎是要洗去外来者身上文明的气味。天海之间,孤零零的伫立着两组石像。其中,三尊石像已经残缺不全,连标志性的五官都模糊在雨水之中,十一座剪影在当时的阴雨之中悲壮非凡。大片的空地和零星锥形的地基让你想象出这里曾经被独居当地特色的茅草屋所填满。借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地人利用一些天然的火山岩洞,精心雕刻了那些来自石像工厂的半成品。石像们一如既往背朝大海,面对着用火山石搭建的小石屋,这些入口仅有1米余高的古老建筑,曾是当地人雕刻和祭祀的居所。

说起石像背后的雕刻图案,也正是石像崇拜和新崇拜的新老交替,保存最为完好的“最后的石像”正伫立在大英博物馆中,供所有无法亲临这座小岛的人们观赏,比起岛上条件艰苦的前辈们,玄武岩雕刻的新一代被博物馆精心呵护,花纹清晰;背后一左一右雕刻着两个鸟头人身的图案。鸟人文化,正是现今接替石像崇拜的文明产物。

广告 - 内容未结束请往下滚动
更多 From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