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油腻刷过屏,
又轮到了番茄炒蛋,
好像大家的人生就这么点破事似的
先不管这波营销做得好不好,从数据来看,番茄炒蛋在中国家常菜资讯关注度排名第四位,名副其实的标志性食物。也就是说,不管你喜不喜欢看这个广告,但番茄炒蛋确实代表着一种日常生活。而在吃这件事情上,可以说的真的还有很多。
还没脱单?
听我的,去买大闸蟹吧!
每年吃上了大闸蟹的都是哪些人?
非单身者或女教师。
大闸蟹的购买人群里十个有九个都处于恋爱或已婚状态。从职业上教师占比达 21%,女性教师则更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最惨的是小龙虾
在过去的夏天,我们吃掉了多少小龙虾?
仅仅北京一个城市,就超过一万吨。
那是多少?我们来做个题,按体长8厘米、50克/只算一算——嗯,这些死掉的小龙虾们,能绕北京五环160圈。
在去年一年的外卖消费大数据中,
麻辣烫牢牢地占据夜宵榜榜首。
谁最爱点麻辣烫呢?白领。在以狼性著称的互联网公司里,程序员和白领们过着加班和吃麻辣烫的生活。当你公司融到C轮时,你可能会吃上一顿小龙虾,但你一定要记得,半夜陪你加班的,都是一碗默默陪伴的麻辣烫啊!
当然,
现在的季节新宠已经是火锅了
每6个在外面吃饭的人,就有一个在吃火锅。
在火锅浩如繁星的食材中,肥牛卷这个老老实实的菜品,荣登了全国人民的最爱。
而吃火锅最好的季节,
永远都是下雪天。
来自哈尔滨的老铁们就非常会享受,这座冰城每每下雪,他们就会选择窝在家里,享受着南方没有的暖气,舒舒服服地吃上一份外卖火锅。
最爱吃火锅的城市仍然是重庆。
爱吃到什么地步呢?
这里的火锅店密度居全国首位,平均每238米,就有1家火锅店,也就是说,雾都的火锅店比公交站台还多。
好了好了,
火锅也讲得实在太多了
说点你不知道的......
想不到吧,
钟点房的最畅销食物是辣条。
充满童年回忆的辣条是二三线城市里钟点房消费最多的前五款商品之一。怎么的哥们儿?火辣辣的时光后还需要火辣辣的食物呗?
看他手里是不是有一包方便面。
58%的人出国仍选择携带或当地购买国产方便面。其中,月入两万自己带方便面的几率更大。方便面,一个跨越年龄、收入、性别的国民信仰。
奶茶江湖的竞争实在激烈
但根据报告,1点点以全国597家门店的数量,似乎在群众基础上,遥遥地领先了一干群众。然而,奶茶在网上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食物。相关的搜索词中,好喝只排到了第二位(15%)“排队”则仍以28%的占比高居第一。
讲到奶茶,
不讲讲炸鸡似乎实在说不过去。
炸鸡在单一外卖平台的一天可以销售96万份,以热量来看,一份鸡排的热量为224卡,也就是说,这些一天内热腾腾贩卖的炸鸡产生的热量为960448卡,足够一个成年男人生活一个月,可以说是很可怕了。
炸鸡不能天天吃,
黄焖鸡米饭倒是可以顿顿不拉下。
90后生活方式报告里,黄焖鸡以41.51%的支持率排在第一,远远超过兰州拉面(20.14%),和沙县小吃(15.56%)。
迄今为止,
生吃榴莲仍然对于一部人是雷区。
但摇身一变成为甜品的榴莲,却常年霸占外卖平台最受欢迎的位置,始终苦哈哈的第二名则是老派甜品杨枝甘露。
国民蔬菜里你想不到的一个品种:香菜。
在一份生鲜大数据中,香菜位列国民蔬菜榜单第四名,超过这一把小菜的只有土豆黄瓜和西红柿。
在刚过去的中秋节,
一个食物静静地完成了他的复仇
你们给五仁月饼的污名,
五仁月饼要一点一点地洗回去。
说我不好吃?说我反人类?各大电商的月饼大数据显示,五仁月饼已经登上17年月饼销量首位,某宁和某东的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仁月饼销量环比增长分别超过500%和700%。
而网络的下一个牺牲品
却成了......
螺蛳粉的购买者,
很可能只是猎奇。
他们只是被吃播视频和网友热议给打动了,偶尔尝尝鲜,因为电商平台上至少有一半的消费者近一年只买了一次,此后再无购买行为,他们大多住在和广西隔着大半个中国的北方省份。#螺蛳粉:想吃的时候叫我小甜甜,吃过一次后就叫我牛夫人!#
新年期间,
全国餐饮消费最火的菜品是:红烧肉
新年的餐桌上,湖南有毛氏红烧肉、上海有笋干红烧肉、浙江有东坡肉、潮汕有客家梅菜扣肉、江苏则有苏式红烧肉,都占据了众多大鱼大肉的绝对c位。
既然讲到了红烧肉,各位读者,ELLEMEN在此给您拜个早年啦!
#开个玩笑
#但数据是真的
数据来源:
《中国城市食辣报告》
《2017年(中)美味金文风味指数》
《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
《2017百度糯米火锅大数据》
《2017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
《2017年大闸蟹消费报告》
《中国大闸蟹市场消费报告》
《出境旅游与泡面的逻辑考证报告》
《年味地图-春节吃喝玩乐实时大数据》
《食知有味·2016在线外卖消费大数据洞察》
不正经数据研究所第三弹:
第一弹戳:测一测你离有钱人有多远?
第二弹戳:上海人玩王者荣耀最6?
撰文:kylin
编辑:小羊
图片设计:戒糖所所长
封面插画:Federica Bord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