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ccia Prada颠覆性的“想法”成就了时代经典,也令尼龙材质化身为一种符号,并且延续至今。2018年,Prada有史以来首次同时邀请四组声名卓著的设计大师分别创作独特单品,借以致敬品牌多面性中工业化的一面。
黑色针织高领衫、黑色尼龙长裤、黑色尼龙手套和实用主义围裙 均为Prada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师Jacques Herzog and Pierre de Meuron
黑色针织高领衫、黑色尼龙长裤、黄色尼龙帽和现代风格前置背包均为Prada
建筑设计师Rem Koolhaas与他为Prada设计的现代风格前置背包
摄影:Willy Wanderperre
艺术夹设计图稿
Ronan Bouroullec and Erwan Bouroullec
“禁锢之语”衬衣 Prada
德国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和他设计的尼龙围裙
摄影:Willy Wanderperre
黑色针织高领衫、黑色尼龙长裤、黄色尼龙帽和现代风格前置背包均为Prada
意大利人注重匠心与创新,时尚工业也不例外,根植于此的奢侈品牌,就像是以自身为乐器的演奏家,通过创意行为,不断拓宽个性维度,表达无限渴望,Prada(普拉达)就是其中代表,而尼龙材质,更是Prada设计语言的代表。
上世纪80年代,刚刚接手家族生意不久的Miuccia Prada,面对她祖父于1913年在米兰创立的品牌,看着所有奢侈品牌店铺里高贵独特的珍稀皮革,她却萌生出做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那就是让尼龙变成奢侈品的想法,并做出了第一只尼龙包袋。
正如英国时尚写手Jo-AnnFurniss在刊载于2016年8月26日英国《The Telegraph》对MiucciaPrada的采访中写道:“就像杜尚的《喷泉》一作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Prada尼龙包)也逐步影响奢侈品市场:奢侈不再通过工艺与材质来定义,而是想法。”
颠覆性的“想法”成就了时代经典,也令尼龙材质化身为一种符号,并且延续至今。于是,结合绘画、音乐、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艺术家,创造一场跨行业融合的表演,亦成了每年Prada大秀的一种习惯,比起墨守成规,新鲜血液的智慧融入总是能带给市场更多期待。
2018年1月14日Prada 2018/19秋冬系列男装秀上,Prada有史以来首次同时邀请四组声名卓著的设计大师Rem Koolhaas、Ronan & Erwan Bouroullec、Konstantin Grcic与Herzog & de Meuron分别创作独特单品,借以致敬品牌多面性中
工业化的一面。他们通过四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探索尼龙材质的诗意性、实用性、工艺性及美学特性。
作为OMA的首席设计师,Rem Koolhaas不仅在建筑界硕果累累,更不断跨足时尚界,曾多次为Prada和Miu Miu设计秀场。如同他一贯以来对空间划分的执着和对实用性的推崇,此次他为Prada设计的,对背包进行了重新演绎,使其更能满足现下都市人群的需求。背包采用了身前佩戴方式,背包者可随时取出包内
物品;内部存储空间合理划分,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打开方式也更便于存取。
法国著名兄弟设计师Rona n & ErwanBouroullec在装置艺术和家居设计上颇有建树,这次这对兄弟为Prada设计了一系列画板造型的尼龙包袋。“建筑师、画家和学生们夹着画板游走四方的身影,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线条分明的长方形夹子与游移的身影形成一几何对比。”Ronan Bouroullec说:“通过这个项目,我将艺术夹的几何形状融于单肩包设计中,包袋的内里夹层、低处扣合、弹力带和孔眼,再加上单一用色,打造出微妙的图形趣味。”
以尼龙为材质的钓鱼马甲,是德国的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此次作品的参考元素。“一开始,我想以Prada黑色尼龙重塑Joseph Beuys著名的钓鱼背心。随后却延展出围裙和风帽的两款设计,以更为抽象的手法诠释主题。”Konstantin Grcic设计的作品无不显示着他的设计信条:工业化以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简单的形态以符合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真实存在以成为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这两点在他为Prada设计的多款尼龙围裙和风帽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是建筑界备受推崇的明星建筑师组合。在2001年,他们因将伦敦一个废旧的发电站改建为泰特现代美术馆,而获得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普利兹克奖。2008年为奥运会而设计的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也让他们在中国备受瞩目。
这一次,这对建筑设计师选用了“语言文字”本身作为砖瓦,构筑出别具深意的时尚单品。黑色的尼龙大衣上,将两襟连接起来的金属纽扣如同建筑中的钢筋,其上如同古老的硬币一样压印上了随机选取的德文书页片段。这些连篇累牍的文页同样被作为印花,重叠印制在白色T恤之上,成为这件服装充满可能性的注脚。
编辑、造型 路遥 / 撰文 小野
大片摄影 小刚 / 模特 赵磊